首页 男孩起名正文

猴年黎姓男孩易经起名字大全

黎埴,新旧唐书无传,《元和姓纂》 记其为黎幹之孙,黎煟之子,但生卒年月无记,推算幹公卒(779年)前他已出生,至少活到了唐宣宗大中年间(847年后)。

猴年黎姓男孩易经起名字大全

埴中进士时间正史亦未见记载,据递步族谱记:“埴唐贞元中登进士第,为学士,有时名”。查贞元为唐德宗年号,共21年(785年~805年)。贞元中不是贞元中间(时点数),而是贞元期间(时期数)。黎植中进士约在贞元19年后,年纪在27岁左右,是人生最富活力时期。

据广信宗亲发现的黎埴最早史料是在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八月二十二日为七叔黎烛写的碑文《唐故黎处士(烛)墓志铭并序》,署名"第七姪、孤子、前监察御史里行埴撰”。可知在幹公孙子辈中他排行为七,其父黎煟已卒(享年约73岁),埴约50岁左右,仕途不甚得意(前监察御史里行),身体也不大好,从“埴荒棘羸疾,力纪年月,故不及文”碑文略可推知。

大和九年(835年),对唐朝和黎埴都是一个难忘的年头。本年十月十二日,埴由右补阙充实翰林院。入院甫月余,当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甘露事变”发生,三天中,黎埴、罗让等人府中资产被乱军洗劫一空。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公似自此否极泰来:开成元年(836年)至五年(840年),一直稳居翰林院,且名次不断排前,元年排第五,二年排四,三年排三,四年五年排二,可谓一年一步台阶。与其同班在院的陈夷行、周墀、崔铉等出院即先后拜相,埴亦于五年三月拜御史中丞出院。

开成二年(837年)二月十日,黎埴在院內“加司勋员外郎,见《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本月二十日,埴为二叔黎燧迁葬洛阳撰写墓志,署名“第七姪、翰林学士、朝议郎、右补阙内供奉、上轻车都尉黎埴”撰。史料见《唐代墓志汇编》《河南府士曹参军黎公(燧)墓志铭并序》;同年八月三十日奉敕撰《唐故赠陇西郡夫人董氏墓志铭并序》,署名翰林学士、朝议郎、尚书司勋员外郎、上轻车都尉。史料见《金质文新编.卷七五九黎埴.裴延翰》。

开成三年(838年)正月十日,加知制诰;本年十二月十八日赐绯;同月二十一日,加兵部郎中。

开成四年(839年)十一月六日,迁中书舍人(为皇帝纂写诏制),仍值翰林院。史料见丁居晦《翰林学士壁记》,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

开成五年(840年)二月一日,赐紫;三月十六日拜御史中丞出院;同年六月,以本职上谏《出使官不得乘檐子奏》史料见《唐会要》卷三一。

猴年黎姓男孩易经起名字大全

武宗李炎会昌元年(841年)是黎埴自登第以来首次外放藩镇之纪年。据《唐苏州海盐县令卢君亡夫人陇西李氏墓志》载,李氏系埴公夫人之亲姊,于会昌元年四月四日殁于苏州官舍。讣告由姑苏发到福建并请埴撰写墓表,署名“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黎埴撰”。李氏丈夫卢绘撰墓志铭,铭中曰:“姨妹适寿春黎埴。黎公历任近密,迨今廉镇福建。昨正初道路,集绘于嘉兴,路岐徘徊累日,时夫人旧疾发动……”两姨夫撰文透出若干信息:〈一〉黎埴会昌元年开年即除福建镇守使,迅即赴任东南;〈二〉上任路线依稀可见:辞长安经蓝田(凭吊祖考幹公);过南阳,经阜阳到寿春(告祭列祖列宗);从合肥东向湖州,至嘉兴与苏州南来的卢绘相约晤面;再从浙闽沿海南下福州接任。〈三〉嘉兴会面时间约在元至二月份,值姨姐旧病复发,四月初李氏不治时,埴已在福镇任上,不克前来吊唁。其余如黎公历任近密,可作上述开成年间升迁频繁,赏赐丰厚及随后宦途看好之注脚。

埴公闽镇任期多久?颇难考校!据清吴廷燮《唐方镇年表》载:“福建观察使系唐扶于开成元年至四年(836~839年),卢贞于开成四年闰正月至五年(839~840年),黎埴于会昌元年至三年(841~843年)。今按,林杰之谒唐扶在开成四年前,谒卢贞应在会昌二年。谒卢贞时埴在座,益正值交代之际,时李远以卢贞从事身份亦在座。《唐方镇年表》所列卢贞、黎埴任福建观察使时间稍有误差。会昌二年再入为监察御史。”据此,埴卸任福刺应在会昌二年(842年),回京改任监察御史?史料见《唐方镇年表》及《太平广记》卷一七五。

会昌三年(843年)后,黎埴任迹不详。现仅见《宝刻类编》卷六《浯溪题名》记有黎埴,为大中元年(847年)七月二日。《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五一《江南东道福州》亦引此,谓:“当是外任行此,抑罢福刺时路出此处”?查浯溪在湖南西南今永州市祁阳县,唐时元结著有《浯溪铭并序》。此地距福州甚远,黎埴赴离任不可能途经此处。这就或有另一种可能:再外放附近江南某镇。还是广信宗亲前不久从《广东通志》查到,韶州府(今韶关)刺史名单列有黎埴,惜无纪年,只能据浯溪题名时间847年推算,黎埴于会昌二年842年卸任福刺,五年时间未有记录,这期间完全有可能再外放一任刺史。如果刺韶州,则时间、地点、路线俱相吻合。847年应是卸任回京途中,顺道慕名去浯溪观赏。兴之所致,题名留念,亦不负此生名士一场!当然这得以今后发现史料作定论。

末了,还有一桩悬念未交待:黎埴加右散骑常侍究是何时?唐刺史考以为是闽刺后,其并未考出埴最后一任为韶州刺史,故刺韶目下尚为孤证。埴以从三品官阶之右常侍致仕,避地河南徙居递步又系何年何龄?迄今亦无资料佐证。只能相期异日地下宝藏之发现。浯溪题名时埴已届古稀,倘若大中八年(854年)《淳熙三山志》不是赝证,春秋当近耄耋高龄。递步谱载,埴卜居递步,乐其山水,筑坛誓神,祭告祖宗。窥一斑知全豹,足见我公彼时生命之活力与张力!享大寿当是不争之事。(丙申深秋于羊城)

上文发表四年了,说来汗颜,手头无新料,增删亦有限。先增补一点,开成元年初(836年),黎埴在禁中向文宗顿首进言,为牛党的李宗闵求情,虽未被采纳,可见内心是倾向牛(僧儒)党的。中晚唐“牛李(德裕)党争”四十年,牛党是科举入仕的组合,而李党大多门荫出身,埴虽未深陷其中,潜意识却透露他也是科举入仕的。德裕之父李吉甫两任宰相,德裕才华足可进科举一甲,但他不屑科考,以门蔭入仕。由此联想幹公在世时,九子中前五子都是门荫做官。然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埴公这一代,祖蔭不再,完全得靠自己打拼。以上例证或可为黎埴科举入仕孤证作补充(牛僧儒生于779年,贞元21年805年科举入第,曾任宰相。埴与牛有可能同年进士)。

还有一事亦可为埴科举出身辅证,因可能引起争执且行文冗长,就长话短说。当时历史背景,为官的大多想当京官而不愿下地方。埴公于841年外任福刺,我原以为是升官了!但看多了唐宋党争桥段,才知是被排挤出朝廷中枢的!埴从排第二的翰林学士以御史中丞出院前,曾任过知制诰,兵部郎中、中书舍人,赐紫金魚袋,已属文宗皇帝近臣。从中书舍人直升宰执的代宗朝有常衮,宣宗时有崔佑辅;与埴同院翰林学士出任宰相的有陈夷行、归融、崔铉等。武宗会昌年间任宰相的是李德裕,是父蔭入仕的李党首领,与科举入仕的牛党在晚唐几乎形成汉曹不两立之势,往往牛党上李党下,李党进牛党出!黎埴被外放福建当时的边州,且任刺史而不是升任节度使,德裕刻意将其从皇上身边调离,显然已把他划为科举出身的牛派!

删改的有两处:(一)任福刺与韶刺时间。【唐方镇年表】前面说黎埴任福刺是在会昌元年至三年(841~843年),后面又说林杰谒卢贞在会昌二年,时埴在座,益正值交代之际,便认为黎任福刺在会昌二年。现据埴给大姨写的墓表,其上任确是会昌元年无疑。但卸任却无证据,年表仅突兀一句“会昌二年再入为监查御史”,我受误导还以为埴卸任福刺是在会昌二年。当时亦隐约感到不靠谱:御史仅是七品官,而御史中丞则是御史台副长官,埴刺闽是拜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职衔来的,职级至少在四品上,故再入为监查御史必另有其人。经考证此人便是来自蜀地云阳的名诗人李远,这位“赋拟相如诗似陶”(渊明)的晚唐才子,在随后的大中年间做过岳州·建州·杭州三州刺史;开成年间他曾在京城做监察御史,五年(840年)随卢贞入闽做幕僚,卢841年回京任户部郎中,臂助李远于842年再入京为监察御史,李自此仕途发达。弄清这点,以下黎埴行实便迎刃而解,然考据之艰辛则冷暖自知了(见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

根据上述,黎埴刺韶应是844年,很有可能是从福建直接转任。这有其时经费、交通太困难因素,更重要是韶州所处地理位置太关键,其北扼五岭,南控广州,是中原通往广南之锁匙。880年,黄巢起义军就是从福建攻入广州,尔后北上席卷中原的。故韶州当时列为重州。埴公座镇该州近四年,可说波澜不惊,一直到大中元年(847年)已届古稀致仕年纪,奉旨北归(德裕被贬海南),途经湖南祁阳,留下“浯溪题名”手迹与佳话。(见《广东通志》)。

顺便补充一事,埴公以检校左常侍刺闽,以右常侍致仕。左右常侍在唐代为从三品,属于实任高官。检校相似现之署理、预备之意,只要干出政绩或不出问题,一般都能转正。埴转正有两个时间段:一是844年由闽刺转为韶刺之际,二是847年退休之时,前者可能性较大,因韶州是重镇,朝廷须委高官坐镇震懾。以上黎埴行年交代皆有出处,即有史为证,逻辑上站得住,证据已形成完整链条,估计腹诽的不多!但下面要删改的第二点,可能就比较敏感了,姑以探微作砖引,祈大家理性探讨。

(二)黎埴退休后未到江右,其墓大概率在洛阳

欲说清这个问题,得运用至今已发现的资料,尽量求实推出主人公年纪。根据黎埴亲撰的四篇墓志,结合宇文邈为幹公撰写的墓志铭,经反复验证,坐实幹公和二子燧的准确生卒年月:幹公生于717年,殁于779年;燧生于747年,卒于799年,“卅八年,袝于故里”(埴为燧写的墓志是837年,精准吻合!)煟在九子中排行为四,总排行为六(六郎),“令胤十二”即十二子女,按大数法则,一般同父母平均两岁一个,煟约生于755年,约卒于827年,埴大和三年829年为七叔烛写墓志时,正在父死三年守丧期內。埴生卒年更是一个谜,要多费一点笔墨。已知孙子辈中他总排行为七,与大哥黎均(大伯烑之子)两人名字应是幹公亲取。因幹公笃信五行,九子均取火旁且是生僻字,按五行相生,孙子辈则应取土旁。开洋曾以燧长子善通为例有所质疑,其观点具普遍性,故举两例以釋惑,诸位看官权当花絮缓解审美疲劳。二子燧是九子中颇有才华极具个性的,一笔隶字已臻化境,仕途前景看好。然才气大或逆反大,个性强则易走极端,幹公殁后约三至六个月赐本官归葬,燧绝难忍老父罔极之冤,父葬后愤而辞职,矢志不仕,从此浪迹江湖,阅尽人间百态千辛,52实岁便客死在乌程今吴兴旅舍,遗骨是38年后侄子黎均迁护洛阳,打开妻墓合葬在幹公茔旁。燧因生前飘泊不定,来去无常,儿子善通小于黎埴,应在幹公殁后所生,由燧取名。从名字便可品出燧当时之心境及处境:严父易经八卦算不出自身冤死,五行起名亦没让家族得以相生!而善通之名却透佛家出世滋味,太多磨难已使燧从家传道教改信釋教了!相反例是七子烛,父殁时才总角幼年,对慈父一往情深,生儿便循父意取名黎堙,寄托思父之情!因一心拳拳,中年早夭,遗愿灵骸要永世陪伴父考。829年,儿子黎堙不远千里迢递,从今之湖北钟祥贾堑送父柩北归洛阳幹公墓茔之迩。赢得埴公“生虽不祿,死乃有子”赞叹。不计篇幅展开二例,目的想证明埴生在幹公大限(779年)前。再观其生平行事,显著特点是低调谨慎,与祖父之张扬恰成两极,说明幼时受家事崩堕烙印极深!综合各方面信息,我推断埴约生在777年,上下误差不超过一年。带入验证,埴比祖父小60岁,比父小22岁,中进士时约27岁,大中元年847年后退休亦符合唐朝一般为70岁致仕规定。基本上符合逻辑。

倘如以上推断正确,埴公卒年当在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大中时期是大唐最后一个迴光返照时期,宣宗李忱有小太宗之称,社会虽谈不上升平,然至少还稳定;百姓远谈不上富足,但起码不流离。社会安定,没有动乱,也就没有避难而居江右之现实及理由。试析如下:

1、黎幹是黎氏公认的京兆堂始祖,埴是京兆堂重要的承前启后人,一生经历并侍奉唐朝九代八帝,在父煟经营基础上,俾京兆郡望在东都洛阳复兴光大。父子接力在寸土寸金的邙山购建家族墓园,把祖父母墓宅从戎州(宜宾)迁徙并受赠太子少保、寿春郡开国公(二品)入土为安。二伯遗骨自湖州归葬,七叔灵柩从荆楚迁入,加上大伯父子,自家父母等,祖茔已安葬十数人。洛阳是继戎州后建成的家族第二家园(长安自幹公殁后,米珠薪贵,居大不易)。如不是非常情况,埴不会弃祖宗、父母之灵而远蹈他乡的!况身为朝廷三品命官,家在东都,生荣死隆,大限之时,朝廷要派专官拨专款,按大唐礼制规格,建墓园,树牌坊,立石相生,四品以下官员祭拜,风风光光下葬的。

2、埴退休时已过七十,古稀年纪已不允再折腾。据埴行实,从未在江西供职,此地远在千里之外,彼时交通十分不便,除非中原大难不会远辟异地。大难是在30年后880年不期而至,该年黄巢大军攻陷洛阳长安,两京沦陷,天街踏尽公卿骨。尤其是官宦之家,不跑皆死。此际埴公已百岁仙去,儿辈七八十岁多已作古,应该是孙子、曾孙辈,数十上百人,分成若干支,分别往南、东西南等地逃难。为乱离后相逢不相识,各支携带幹、煟、埴三祖图作今后认祖归宗依据。这场从唐末黄巢始、到五代十国直至960年宋朝建国止乱世,持续近百年,埴支及在北方的九子后代往南逃难,大部分终其一生回不了中原,只能在当地安家立业,繁衍生息。百年战乱促成了各地各支京兆堂(包括但不限于干公支)后裔在南方的聚合。大胆推测,今之江西福建,两湖两广,云贵川,台港澳,东南亚(越南京兆堂除外)及海外各地,凡祠堂、家谱记录或口耳相传为京兆堂的,大概率应是京兆堂后裔。由于战乱旷日持久,生灵塗炭,史料尽毁,造成家族家谱严重的断代现象,如江西递步从黎埴到昌世就断了七八代。目下京兆堂支一些家谱乱象横生,除了知识及意识结构差距外,主要是社会动乱导致资料缺失、族谱断代的缘故。

3、似非多余的话:千年递步是埴公嫡裔及京兆文化古村,是我支北宋以来的祖地!本文探微诚恐伤及祖地宗亲,容我解释一二:南宋立言、立武祖首创咸淳谱时(1272年),因断代(约190年)只能从北宋昌世祖起谱。但立言首序记载只有常侍坛,没有黎埴墓:一是埴墓如确在递步,七二首谱记载就不会是木旁植只能是土旁埴;二是“从常侍坛向西百步许有黎埴墓”那句话是后人加上去的!有凭为据,我亲眼看到较早谱上的立言序就没有这一句。

埴墓不在递步,必在洛阳,原因简单,此地没有石相生!因干、埴两祖都是三品,按唐礼制,无例外享有皇家赠送的四组石相生,这个东西在那个年代,除表示尊崇和级别外,不能吃也不能用;故几千年古墓皆十室九空,此物却立在地表上犹存。请递步宗亲放心,外地人考古是考不走老祖宗的!比如幹公墓志在洛阳出土,并不影响生他养他的宜宾风水、形象;相信终有一日,黎氏京兆大祠堂将在宜宾傲娇矗立!埴墓到底在哪?事久也会自然明。但为何同在邙山,幹、燧、烛墓志早已出土,煟、埴墓室却未发现?据洛阳考古发现,前三人墓地在同一区,煟、埴墓址可能在另一区。正如烛公身后要与乃父相依相伴一样,埴公与父考亦必生死不离不弃。千古艰难惟一孝!有此孝道传承在,我黎氏氏族方能历经数千年不灭不衰,生生不息,昂然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黎氏京兆堂后裔黎胜奇

2020夏于贵阳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11774.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