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孩起名正文

古村男孩名字 好听的古村落名字

  

  我的家乡吴邵村

  说到徐州古民居,徐州有多处,户部山古民居是名宣巨贾人家,回龙窝多为军旅商学杂居。 铜山区张集镇吴邵村民居,却是道地百姓民居,它没有雕梁画栋、深宅大院,然而它却拥天然山水、田野风光。深藏乡野的吴邵村原名吴邵湖村,是我的祖居,我作为它的子息,我爱故乡。为此走访了许多族人,了解许多史实和传说,揭开故乡许多未为人知的历史 。

  

  01

吴邵村的地理风水

  中国村落古民居是讲究风水的, 古人认为背山面水才是绝佳的风水,吴邵村的位置就有这样的风水。吴邵村后依山岚、山有古树,山坡山前皆有水。水对于山、对于山村,至关重要。吴邵村正是依山面南而建,“负阴抱阳”,风水之宝地。

  

吕梁山区的盆地

  吴邵村在铜山东南部,原归属魏集乡,后为吴邵乡,2000年与张集乡合并为张集镇。

  吴邵村背靠的一条山脉是东北一西南走向,山头迭起,层峦叠山章,几乎每个山头皆有命名,自尽西南部起,次第有阎山、王山、成山、磨山、黄山、朱山,越过公路近处往东,次第有安山、坷拉山、寺山等,山脚下白古就有一条驿路迤通东去,如今是一条高架的连霍高速公路从村边掠过。

  

吴邵湖的形成与史籍记载

  吴邵村前的盆地,东西长,南北近,一马平川,绿畴万顷,此乃著名的吴邵湖。吴邵湖在徐州地方志上也是有记载的。

  根据史料査阅,最早记载“吴邵湖”的是清道光版《铜山县志》,一是该县志卷首《图式·铜山县境》中,绘有群山之中的“吴邵湖”;二是在《卷二·山川》中列有:“王家山城东二十里,间家山城东南二十里,出头山城东南二十里,下有吴邵湖”。

  

泉水与海子

  吴邵村后是成山(亦名程山),有东西几个山头。这山头决不是几座死山”、“瘠山”,而是活山、青山,有泉水,有古木。粗略算算,古槐、柿树、花椒、老榆树就有40余棵。

  吴邵村的水一是山坡上的泉水。吴邵村的山泉眼有五六处,高处有,山脚有。东坡有一处山涧、沟,水深草茂,树木蔽天。南坡上的有两处比较大的池塘,乡亲们称为龙眼。这两处池塘相距十余米,西边池塘略大,有一巨石突出,仿佛龙首,树枝掩映。池水清冽,可以洗菜,可以浣衣,可以浴面。

  海子,这个地名蕴含着吴邵村的历史,它的形成是在明代以前,即元代有蒙古人在此居住,方才有“海子”之称。南门外的海子,窄处三四米,宽处八九米,弯弯在村外流过。如今,海子已经缩小多了,变成一条细细的小河,芦苇丛生,弯弯的,依稀还有当年的形态。

  

  02

李氏迁徙与吴邵湖村

李氏迁徙历史

  吴邵村名,应为吴邵湖村,李氏祠堂里即是“尖山下吴邵湖村”如此记载。《李氏族谱》亦记载:

  其一,“李氏始祖陇西人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出者,据载我祖是平阳府曲沃县人。曲沃为古晋都地。吴邵李氏寻根之源在此。

  其二,吴邵李氏迁徙的历史。査考史籍,明洪武、永乐年间,因中原地区连年战争和水患疾病,户口凋零,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政府决定从山西一带,大规模有组织强追性地移民,其中平阳府(现临、汾市) 迁出人口最多。李氏先迁至山东长清县,洪武三年奉调南迁徐州。

  

  其三,洪武三年1370年。因黄河泛滥频繁,才挪到尖山后坡居住。这句说因为水灾频繁迁居,但并没有迁徙到今天的吴邵村,而是“挪到尖山后坡居住”。

  什么时候迁到今天的吴邵村的呢?据族谱记载:“数年后长房、三房后裔相继移居到今吴邵庄居住”主持修谱的李广斌先生认为,李氏在尖山下居住了约250多年。

  山西曲沃一山东长清一江苏铜山尖山一江苏铜山吴邵。这就是吳邵李氏迁徙的历史。

  

吴召的来历传说

  吴邵《李氏族谱》附录中关于吴邵村的来历,这样记载:

  昔有吴姓和邵姓先人,来此群山之中的盆地居住,两姓共同建村庄,拓荒生息,聚而成村,这时间推测应在宋元之际。后来战乱贫穷,人口减少,杨、蔡两姓迁来(一说是牛、朱两姓),故仍表用原村名,然则仍不兴旺。后李姓迁入,村名仍未易。

  也有一说,吴邵村来源于吴邵湖,人们在湖边生存。由于湖水浩荡, 泛滥无常,张姓东迁吴邵湖东部,即今日的上张家、下张家;李氏北去迁到成山,缅怀旧居,取名吴邵湖村, 即今日村址也。

  

  总的来说,吴邵湖,元代即已存在,天肩年间黄河泛滥淹没、扩大了吴部湖的面积,淹没了张家、李家等村庄的田地和墓地,改变了这处盆地的生态环境,也改变了聚居于此的村庄百姓的生存环境与迁移历史。经历七八百年,湖水面积逐渐缩小,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干涸。如今吴邵湖的田地即由沉积而成,淤沙地,所以吴邵人下地耕作,至今仍然叫做“下湖”。

  

李氏族谱世系

  《李氏族谱》记载,《李氏族谱》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初修,后清乾隆、民国四年、民国二十八年多次续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是有吴邵村清朝末科秀才李帮灿主持修普,并立族碑。最近一次是1997年五修。

  我们这一代是十八世(世),下传最近的是已经到了二十世。数百年繁衍生息,人口甚众,周围邓楼、林东、杏坡、李井、潘塘、野審、夏楼、前后场等,远达安徽宿州,皆有吴邵李氏后育。

祖坟林地

  吴邵村的祖坟,即老林,最初是在尖山下,尖山原有多处坟生,如今仅有两座坟空,一座是始祖钦公之墓, 一是二世祖孺人之墓。1997年重修。

李氏祠堂

  从吴邵村南门桥进村,过了二道河,进入大巷不远,路东就是李家祠堂。在吴邵村李建军草绘的村居图中,标注的改为老年活动室的这处院落,就是历史祠堂。

  

  03

吴邵村民居艺术

  老辈人说吴邵村人人都是石匠。

  

  特点之一,青石到顶。吴邵村民居是一色的石头墙,而且是就地取材。石缝里别说没有什么水泥,连泥土也没有,全部是山石垒砌。房门、窗户的设计也有特色,有的用过木,有的则是用条石;门旁刻有吉祥花卉和道符,留有龛洞。“泰山石敢当”立在墙角。

  特点之二,聚族而居。李氏长房、三房迁従到今天的吴邵村后,依然是按照支系、主要是父子关系、继而是祖孙聚居。

  特点之三,依山而居,寸坡寸金。但是建房必有庭院,家庭者,“家”加“庭”也,有居室又有庭院,二者兼备。这种中国民居传统在吴邵村体现得十分讲究。房屋与庭院的格局,有的一宅一院,有的是一宅两院,极少的是一宅三院。

  

  特点之四,庭院与围墙。主要是指房屋前院的铺建。如果建房地方的坡度略大,为了求得院子平坦,那就要运石头砌墙,坡度愈大,石墙要垒得愈高。

  特点之五,堂屋格局。堂屋三问是正房,后墙不开窗。三间屋中间是客厅,有八仙桌、条几、椅子;墙上有中堂,悬挂字画;条几上有花瓶、供祭的祖像。东屋长辈居住,架子床,桌子箱子俱全。西屋给子女居住,或充当仓储,根食褶子、粗布口袋、大瓦缸、小土盆;还有几件长把锄、木焼、抓钩子什么的。

  特点之六,大门设置。大门是宅院的出人之口,祈求进来的是祥瑞财气,流泄的灾祸晦气,所以要讲究朝向。

  特点之七, 庭院设置。富有苏北山村的独有的生活风俗。

  

  04

吴邵村的宗庙文化

古庙

  这里原来有一座古庙,吴邵人也尽皆知道这是“古庙”,实为“华祖庙”。华組庙是中国传统的纪念型店宇形式之一,据有人回忆,五十年代他记得老庙前院还是空地,人们多在此相聚聊天;那时他在东西厢房里读书上学。彼时庙的中部已经是改为学校了。

土地庙

  土地庙是村庄的保护神,土地爷管理着这片地方的生灵,包括生老病死。吴邵村的土地庙在成山东坡上,文革中被拆除了。前几年,乡亲在原地筑起五级台阶,给土地爷修复了一座三四米高的房屋, 门前台阶上放置香炉和供果,门旁楹联是:“尽职尽责守一方乐土,全心全意降福于人间”。年年节节常有人前来供奉。

  

吴邵村教育

  李文东说到吴邵村的学堂,或者说吴邵村的文化教育,并不始于1937年前后的抗战年代。店堂改为学堂,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共性。

  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吴邵村义塾、学堂的历史与少华街、柳新、利国、郑集等一些学校并存,当在百年以上;当年是县设立的义塾,应该是在老庙内,这样,吴邵老店办学的年限提前到清末。

  这又是一个节点, 吴邵村文化教育的节点。有些教育志记载,《张集镇教育志》记有吴邵小学,是1941年开办,到那时已经是正规小学了 。

  

楼后汪

  说到这里,必须说到一个重要的地名, 即吴邵村西头的楼后汪。

  楼后汪,曾经听李文生先生说是“龙后汪”,那是口传有误。楼后汪其实是个汪塘,水不深,如今约有四五十米见方,原来是蛮大,现在越填越小了。李士对老人坐在汪边指着条石说,这是楼后汪,楼的基石还有几块呢。这楼是吴邵村的秀才盖的,人早走了。按照方向说,楼后汪,则楼应在汪南,楼已经不存在,留下了这片池塘,成为村民的谈资和历史的见证。

  

  05

百姓生活风俗民情

  吴邵人注重礼仪,推崇孝悌,磨砺苦劳,笃厚待人。

生活习俗

  集市。吴邵人赶集,原来华祖庙有集,后来取消了。现在吴邵村南头也有集,现在建成了商品大棚。每逢三六九,四邻村庄的人汇集而来,摩肩接踵。商品多是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小农具、鱼虾、衣服鞋帽等;如今从徐州贩来的果品、电器、化妆品,也比比皆是。还可以南下邓楼、张集,北去候集、大黄山赶集。

  

  农作物。吴邵村山地多种山芋,湖里以麦子为主,也种山芋、豆子、花生、高粱、玉米什么的。家前屋后有小菜园,种小葱、萝卜、梅豆、丝瓜、小白菜、韭菜、蚕豆、大南瓜等。夏秋季节,墙头上爬满了紫花梅豆、黄花丝瓜,墙角卧着肥大的南瓜,院子里菜畦精细工整,菜蔬碧绿,蜂蝶往来;做饭时刻,就地取材,转身俯拾即是,纯天然纯绿色 。冬季,屋檐、窗前、门旁,悬挂着一年的喜悦、满足和希望,那就是成串过冬食物,白的大蒜、红的辣椒、黄的玉米、绿的葫芦和一把把干豆角、干苋菜。

  

  编织技艺。吴邵人几乎人人都会编织,材料多是山上田里河边的植物茎。我大娘就是个编织能手,割葛条、搓麻绳、攀软床,样样精通。葛藤山上多得是,一年能长四五米。秋后割下来可以编制日常生活用品。

  制作毛翁。民国时期到解放初,冬天过冬很难有棉鞋穿,多是穿“毛翁”。毛翁就是利用池塘生长的芦苇编成的,大娘不说编毛翁,而是说“打毛翁”。走起路来咚咚的响,还不怕踏雪,走一阵子,脚暖和了,身子也暖和了。

  

风俗传说

  吴邵远离都市, 保留着古老风俗。

  婚姻。结亲,先由媒人向男女双方家长提亲,双方家庭互派女眷去相看,同意后,将生时贴(上写生辰八字)交媒人去请人占算,俗称“合年命”。双方家庭议定后,由男家设席请媒人宴要, 互换启柬,俗称“传柬”。此即定亲。过嫁妆迎娶日期由人选定后婚日前一天,女方备妆資及桌、椅、箱、拒等嫁妆。男方则请些男孩子在新床上睡睡,俗称“滚床”。婚日早晨,花轿先到男家,带着公鸡,坐上一名男孩“压轿”,往女家去迎娶。女子则穿着红袄、红裙,头上盖“蒙头红”,上轿。闺女出嫁到外村,假如遭受虐待,家里人连带村里人都会前往评理救助。

  

  丧葬。一年里,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以及除夕,是祭祀祖茔的日子。祖茔大多安葬在村东的山林里。亲人故去下葬,报丧、灵棚、路祭、落棺都有讲究。新坟堆起,周围要撒一圈麦粒,告慰、祭祀、希冀皆在其中了。

  外出报丧形式。如果是老人去世,多是由儿女报丧,到伯叔姑舅家,进门要给长辈脆拜哭报。如果是母亲去世,首先要给娘家人报丧,尤其是娘家舅,一定要告知。治丧诺事必须取得外祖父或舅舅认可。不论平时来往亲疏,关系远近,一般都必须告知。殡葬讲究多,夫妻要合葬,后葬者棺要搭桥、公鸡滴血、撒麦粒,坟头放两块田土。我父亲老后的殡葬,母亲老后与父亲的合葬,均是由我即按照吴邵习俗报丧、殡葬的。

  

饮食

  枸杞芽。春季除一般野菜外,吴邵山上遍地都是野生的枸杞,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在徐州零下10℃越冬不会冻害。立春后开始萌动,嫩叶可作蔬菜。春分前后到清明是摘枸杞芽的好时候,吴邵人叫掐枸杞头,凉拌、清炒均宜,也可泡茶,略带苦味,后味微甜,很爽口,能清火明日,养肝滋肾,民间常用来、治疗咽干喉痛、肝火上扬、头晕目糊、低热等。是食药合一的土菜。

  拾地蕨皮。夏秋天大雨后, 是吴邵人上山拣拾地蕨皮的好时机。地蕨皮,学名是地耳,书上介绍说是一种大型蓝藻,生长迅速,繁殖快速。富有营养,宜做汤,宜凉调,宜做馅,如若炒鸡蛋则更有风味。乡亲们说一下雨就有,不用钱买,不要播种,不需加工。乃天然绿色食品。城市没有,别墅没有,平原没有,唯独山村有。

  

  花椒。花椒是中国特有的香料,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吴邵村后的山上,花椒树很多,品种好,色艳味正,到秋天,满树花椒串串,举手可得。

  韭菜。吴邵村是淤沙地,适宜栽种韭菜,吴邵韭菜特点是不施化肥农药,棵小,不粗大,但是嫩、香。上次在张世英先生家园里,割了几把韭菜,顿时就闻到韭菜香味。

传说故事

  白马的传说。李士对老人说,村东山口,有一对白石马,人老几辈子都见过。那白石马不是人工雕琢成的,是天然形成的, 一大一小,非常相像,马头高昂,面向东山。老人说那是神马,是保护吴邵村的。村东有条古路,如今修成了公路,北上通往陇海线徐州东第一个大站大庙,蜿蜒而来在村边掠过,南下连接着吕梁、房村、泗阳、淮安。

  

  圣水庵的来历。圣水庵村在吳山北坡,山上有一眼泉水,常年流淌不息,水味甘美。泉水下是片空地,建有尼姑庵即圣水庵。洪武年间被拆除,兴建乐佛寺,周围有东西南北四座楼,有如来、观音、阎王、财神神像。一棵五米多高的银杏树,主干上又生出两枝树干,高有数米,远远望去仿佛一对旗杆,极为壮观。

歌谣民谣

孙潭张,孙潭李,两姓如同亲兄弟。

你耕回,我拉犁,洪水来了分东西。

  孙潭边有个孙潭村,住着孙李两家。洪水来的时候,张家逃到吴邵湖东北的姥家山、坷拉山、寺山;李家逃到吴邵湖西北的磨山、成山。

  

河决大龙口,老少逃命走。

淹了吴邵湖, 还剩一条狗。

  吴邵村李满堂表哥讲述:原来住在孙潭村的李某家,养了一条大黄狗。那年洪水突然袭来,百姓只顾逃命,不知道黄狗跑到哪里去了。过了十多天,发现黄狗又回来找主人,不过黄狗已经饿得打晃。所以说,只剩一条狗。

  

  山无语,不是荒村,垣无语,不是废墟。今日成山上郁郁葱葱的丛林,生生不息的泉水,二千多平米的民居,展示她的繁荣与执著。她蕴含着一种风俗文化, 一种建筑韵致,一种即将磨灭的融合着中国农村村落与氏族历史的沧桑。

后记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山上的交通、吃水、用电、卫生条件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人们的需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居住在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山下居住,但仍有一些村民眷恋着老房子,坚持住在山上。

  

  吴邵古村落地址:铜山区张集镇,驱车由徐州市区向东,沿黄河景观路至邓楼村再向北1公里。

内容来源:铜山文史资料(有删减)

目前2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求爱心暖彭城,白血病大学生请求您的援手!请点下方阅读原文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14759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