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行起名正文

民权县双塔镇村名历史一览表

双塔镇清至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杞县;1928年划归民权县。

民权县双塔镇村名历史一览表

双塔镇地图

双塔

双塔原名“青风洞”,据传,唐朝中期,邱姓居此,北有一洞,冬日暖气融融,夏天凉风习习,人称青风洞,村以此得名。

后宋氏由湖北安陆县迁此。唐末,青风洞北修一总成寺,寺内有一壁画——双浮图。

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村人宋庠、宋祁两兄弟中同榜甲科进士。遂修六棱十三级砖塔一对,名曰“双塔”,村以塔更名。清咸丰十一年 (1861年)筑寨。清乾隆末年起集,有古会。

北宋时所建双塔原在村北,1969年双塔人民公社修建水闸,将双塔拆除,现仅存遗址。1978年6月文物普查时,在此发现秦汉文化遗址,文物较丰富,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村人宋庠、宋祁二兄弟,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42年)同中甲科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宋庠第一,而置宋祁第十,故有兄弟“双状元”之称。

宋庠官拜宰相,封莒国公,改封郑国公。宋祁官至工部尚书、左丞相。宋祁能文善论,诗词工丽,为宋代名家。宋庠、宋祁二人均为文学家、史学家。

傅寨

明弘治年间,傅姓自杞县迁此,故名“傅寨”。

赵寨

据《赵氏家谱》载:明景泰年间,赵氏夫妇携二子从濮阳逃荒至瓦屋营,因二子不睦,老二迁往杞县境内建村,村名“南赵寨”;老大迁此筑墙打寨,名“北赵寨”,后简称“赵寨”。

崔寨

据《崔氏族谱》载:明嘉靖年间,崔姓自河北迁此,名“崔庄”。清同治年间筑寨,更名“崔寨”。

常庄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常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故名“常庄”。

黄寨

明隆庆年间,黄氏自黄河北岸封丘县黄家庄逃荒至此,筑寨成村,故名“黄寨”。

刁楼

1918年,刁姓从村东南250米处丁楼村(已废)迁此,王、刘两姓又相继迁来,因刁姓为首迁大户,故名“刁楼”。

薛寨

相传,孙姓祖居现址西300米处,名“孙寨”。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黄河泛滥,孙姓东迁于此,同夏寨相邻。后两村合并,取谐音称“薛寨”。

韭菜里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以种韭菜为生,闻名乡里,人送绰号“韭菜李”。因“李”与"里"同音,故名“韭菜里”。

黄窑

清乾隆七年(1742年),黄姓自黄河北岸淇县、封丘一带,逃荒至今村东250米处一窑内居住,后在此建村,故名“黄窑”。

大曹

据传,原潘姓居此,后绝。明洪武二十年( 1387年),曹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人旺业大,故称“大曹”。村民皆养牛,户均三至四头,为县黄牛生产基地。

北王庄

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王庄”。因重名,1982年冠以方位改称“北王庄”。

小阁寺

明嘉靖年间,徐姓自考城堌阳迁此,名“青杨树”。后张、韩两姓相继迁入。明崇祯年间,村西修一佛爷庙,庙东有一两层小阁。徐姓以此改村名“小阁宝相寺”。庙西有一座小楼,张姓以此得村名 “西小楼”。后合称“小阁寺”。

民权县双塔镇村名历史一览表

小阁寺村

丁胡同

明初,丁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后吴姓迁入,人口、家产均与丁姓抗衡,人称“丁吴同”,后误称“丁胡同”。

吴寨

明崇祯年间,吴姓自尹店吴岗迁此,为防乱筑寨,故名“吴寨”。

纠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纠姓奉旨从山西洪洞县来此筑寨建村,得名“纠寨”。

乌岗

元世祖中统或至元年间,乌姓居此,为防水患,建屋于高岗上,故名“乌岗”。

范赵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赵寨”。明正统年间,范姓自范楼来此,后赵衰范盛,改名“范赵寨”。

张庄

清乾隆末年(1795年),张姓自今兰考县张君墓张氏寨村迁此,故名“张庄”。

石洼

据传,此处原为洼地,野草丛生,时有群蛇出没,称“蛇洼”。睢州至考阳、雍丘至曹州的官道交汇于此。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泛滥,蛇洼淤平,东300米处屯赵集同时毁于水。水退后,赵氏在此建村,取谐音为“石洼”。

陈寨

清康熙年间,陈姓自本乡陈堂村迁此,为防乱筑寨,故名“陈寨”。

牛牧岗

据传此处古有土岗,杂草从生,野牛出没。隋中期,一老农于此种瓜。用一刺黄瓜制服野牛,代其耕田,后渐成村落,故称“牛牧岗”。

在云古寺遗址土岗上发现龙山早期文化遗址一处,挖出彩陶、石刀、石镰等文物20余件。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权县双塔镇村名历史一览表

牛牧岗

大山字

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经此,时值五月,天气炎热。脱下大衫子,在村东大岗上歇息,以此得村名“大衫子”。

西晋时,此村为石崇庄园,方园百里多为石崇土地,在此村建楼一座,名“石崇楼”。因石崇之“崇”字含粜高伟大之意,与“大布衫”之“大”字吻合,易名"大布衫”。

后崇家败,田姓迁来于村东南建村,名“田庄”。明末,李自成义军在此作战,村中一女子参加义军,屡立战功,后与闯王部下罗龙结为夫妻。李自成指定此村方圆一里(华里)为村民居住,随改名“一里小长山”。

清乾隆年间,戴姓自今兰考县北戴庄迁此,两村融为一体,后田姓渐衰,为不失“大布衫”之原义,将“一里小长山”改为“大山字”。

因村东有“小山字”村,习称“东山字",故“大山字”亦称“西山字”。

巴河沿

元末,黄河一支流经此,名曰“巴河”。明洪武年间,曹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沿河而居,故名“巴河沿”。

刘庄

清顺治元年(1644年),杨姓自巴河沿村迁此,因迁移较近,名“邻儿庄”。1938年,国民党部队经此,在地图上误将“邻儿庄”标成“刘庄”,人们将错就错,沿用至今。

孟庄

明嘉靖年间,孟姓自封丘迁此,故名“孟庄”。

河里王庄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王庄”。因本乡有三个王庄,1982年改名“河里王庄”。

潘庄

明万历年间,潘姓二兄弟自杞县迁此,渐富并盖起楼房,名“潘庄”。清乾隆年间,李氏由今杞县阳堌镇东营村迁此,后潘姓绝,仍名“潘庄”。

短岗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韩、常两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土岗前建村。土岗半坡处有一大洞,深不可测,一风水先生经此,说数年后此处将变为大土岗,村人信以为真,为破灾难将凸起的土岗短住,即截住,使其不能上长,故取名“短岗”。

关帝庙

相传,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黄河决口,一关羽木雕像漂此,水退后,一僧人于此修庙字一所,名“关王庙”。后逢夜半有钟声,人称“关帝圣君”显灵,即改称“关帝庙”。万历末年,张氏自杞县青龙石口迁此,村以庙得名。

汪寨

唐末,汪氏自安徽省新安县杏黄村迁现址北300米处,名“汪胡同”,有楼房,马车数十辆,甚富。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村毁于黄水,二年后汪氏返回故里,迁现址重建家园,改名“汪寨”。

冯寨

明万历年间,曹姓从后曹寨村迁此,名“前曹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冯氏从汪寨村东300米处迁前曹寨西150米处,后人财兴旺,住房向东延伸,与前曹寨相接,冯盛曹衰,改名“冯寨”。

赵庄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郑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郑庄”。清初,赵氏逃荒至此,寄居郑家,后郑衰,赵氏继承其财产,改名“赵庄”。

后曹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曹氏奉旨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为防乱筑寨,名“曹家寨”。

明万历年间,曹氏部分族人迁至村南建村,为区别,改名“后曹寨”。

宋寨

明嘉靖年间,宋姓自双塔集迁此,清威丰年间筑寨,故名“宋寨”。

杨楼

明天启年间,杨姓自长安县迁此,盖有一丈二尺高门楼,称“杨楼”。

清乾隆年间遭水患,门楼塌,后杨姓渐绝,张、曹二姓迁此,仍名“杨楼”。

范楼

明建文年间,范氏自虞城县迁此,后人被招为驸马。明末,为纪念先辈之荣光,修楼一座以纪之,遂得村名“范楼”。

大郭庄

据《郭氏家谱》载:清顺治年间,郭姓从乌岗村迁此,后盖五幢小楼,人称“五所楼”。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泛滥,楼毁于水,郭姓返里重建家园,改名“大郭庄”。

同集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同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人财两旺,农历双日起集,名“同家集”。清乾隆年间遭河患,同姓绝,刘、李两姓相继迁人,改名“同集”。

陈堂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陈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筑寨而居,名“陈寨”。

明末,村内建一气势雄伟的关帝庙,改村名“陈堂庙”,简呼“陈堂”。

卓寨

据传,明初,卓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名“卓家寨”,后简称“卓寨”。

吴寨

清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吴姓从睢州北吴岗(今白云寺镇吴岗)村逃荒至此,筑寨建村,故名村为“吴寨”。

闫寨

据《闫氏族谱》载: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水漫仪封,阎氏国祯为避水患自仪封县板市村迁此,1783年成村,得名“闫寨”。

袜坡

据传公元923年,刘秀被王莽逐至村北沙坡上,休兵袜马,翌日行前给该坡取名“袜马坡”。元中叶,王、崔、刘姓迁坡前居住,渐成王拐、祠堂岗、刘庄、西刘庄四村,统称“袜马坡”,后简称“袜坡”。

民权县双塔镇村名历史一览表

袜坡

王马房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率兵征高丽经此,留下马棚。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王马棚”。后人为图吉祥,改名“王马房”。

薛赵寨

明弘治年间,赵姓自杞县迁此,为避水患挖壕筑寨,名“赵寨”。清康熙年间薛姓迁此,改名“薛赵寨”。

玉皇庙

相传,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漫溢,将一木雕像冲此,村妇常用此雕作洗衣板。村妇夜里梦见木雕说话,自称是河北玉皇爷。后有一游僧到此,化缘建庙,取名“玉皇庙”,村以庙得名。

高寨

明万历年间,高姓自淮阳高台迁此,清咸丰年间筑寨,故名“高寨”。

郭堂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郭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先祖故世后,多修大坟墓,名“郭家坟”。其墓址在今村中部(略偏西),现已不存。后与村东郑庄合并,因村西百余米处有“泰山奶奶庙”一座,改称“郭堂”。

张寨

据《张氏族诺》载:明永乐年间,张姓自鹿邑县汾滩集迁此,后发展成集,名“张家集”。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遭黄河水灾,集不存,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寨改名“张寨”。

瓦屋营

元末王姓居此,称“王五营”。清初,付、苏、周、徐姓相继迁此,王衰,为图吉祥取谐音改名“瓦屋营”。

秦王庄

据传明弘治年间,王姓居此,名“王庄”。后王姓渐衰,秦姓自杞县西寨迁此,易名“秦王庄”。

前唐寨

明永乐年间,唐姓自睢州逃荒至此,为防乱筑寨,名“唐寨”。

明嘉靖年间,部分族人迁村北另建新村,为区别,名“前唐寨”。

后唐寨

明嘉靖年间,唐姓自唐寨迁此,因处唐寨之北。故名“后唐寨”。

邓寨

明正德年间,邓姓自山东定陶县迁此,名“邓庄”。

清咸丰年间筑寨,改名“邓寨”。

新庄

1910年,郭姓从郭堂村迁来定居。当时睢州至开封官道在门前通过,人称“官道沿”。

后来王、贾、李等姓相继迁此,村人商议改名“新庄”。

许庄

明嘉靖年间,许姓自杞县许老庄迁此,故名“许庄”。

小井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李氏二兄弟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为谋生计,兄走弟留,临行指井为村名,因弟居此,故称“小井”。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151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