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起名大全 正文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传说,金鸡山凤凰变飞蛾投怀常姓,出生取名常娥,以桃花为伴,与桂花为友。与后羿成婚,后羿射日获天庭赏仙丹,嫦娥想咬仙丹与后羿分食却误吞,飞仙后成为广寒宫的主人。

西河人吴刚,救母及乡亲疾病,受太乙真人点拨,造宝塔登蟾宫折桂,被嫦娥发现舒广袖制止,斧头掉落成为斧头湖,桂枝撒落成为满山桂林,桂花飘落染黄满河。水流向西河,沿河百姓饮水得愈。

百姓视河水为救命水比金子还贵,西河改金水。后来,文人又在”金”旁加三点水:“淦河”。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淦河一隅

淦水,宛如一条绿色的玉带,蜿蜒贯穿咸宁全城的淦水,洋溢着桂香,述说着曾经的浪漫故事。

淦水东源三十六人泉从山脚涌出,灌木遮掩,汇入金桂湖(南川水库);西源鸡冠山麓的鸣水泉,部分泉水自山壁而下,更多在山腹深处的地下河,隐于溶洞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淦河东源--金桂湖

淦水正源从通山县大幕山南麓,入金桂湖,由南向北经咸宁城区,过笔峰塔,汇入斧头湖,泄入长江。

淦水一直孕育着这方水土和人情,被誉为“母亲河”。

依水而建的古村落,有河必有桥

淦河上有着50多座古桥,很多湮灭在时间长河中。

众多古桥中,尤以咸宁居多,素有“千桥之乡”的美誉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金桂湖下----白沙桥

淦河上流的溪水汇入金桂湖,很多门庭,古桥只留下遗址,

白沙桥是金桂湖下来,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桥,

桥身、拱形门檐、栏杆新修缮,桥面和桥顶的瓦可以看出曾经的沧桑。

建于明正德年间,桥上建有凉亭、砖柱。弘治中白沙寺僧清理募建。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万寿桥

顺水而下,白沙乡石鼓村,

万寿桥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有传统对称美的三孔石拱廊桥,

桥面青石板铺成,廊亭青瓦盖顶,两侧桥身有护栏,各11个廊亭砖柱,墙内置石椅、木条凳,供人憩息,桥头设有炉灶和茶铺,村民四季轮流烧茶水,供人饮用。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刘家桥

沿淦水方向,往西北方顺支流白沙河而上,

刘家桥,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

明代崇祯三年始建,廊桥飞架白泉河上,独孔,拱形,垒石而成。桥上盖有廊亭,廊亭内梁雕有龙凤八卦图。青瓦盖顶,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墙内置有长凳。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龙潭古桥

淦水顺流而下,稍显破败的龙潭古桥,屹立寒风中尤显瑟瑟。也是市区得以幸存的百年老桥。桥身残留岁月的沧桑。古桥边正打造着仿古园林永安阁,东岸的绿地,沿河的绿道。可预见石桥碧渊,亭台楼阁蘋溪烟雨,龙潭柳色的景致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淦河上永安阁

淦水流入市区,有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建的石城桥、温泉一号桥,有七十年代建的温泉二号桥、三号桥,有八十年代建的双鹤桥、西河二桥,有九十年代建的温泉四号桥、龙潭大桥,有跨入新世纪建的京珠高速上的 河背特大桥。环城区淦河上的桥,都是城市建设的年轮,不断往新衍生。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淦河风光

河两岸的河堤,绿道,亭榭,沿途潜山森林公园,潜山古寺,香吾山公园,月亮湾,十六潭公园,市政府广场,永安阁........淦河两岸多处人文景观。营造出“山在城中,路在林中,人在画中,景在水中”特色风光。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铁路桥

淦水流入西河桥,也是吴刚故乡--永安城区。

最有标志性的,当数1916年完工老铁路桥,因粤汉铁路铁路改线,铁路桥成简易通道。

一个个时代鲜明的印记,见证城市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现代交通让乡村往日的石拱桥,廊桥湮灭,取而代之是淦河上跨越而过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流更像城市激流转型的写照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笔峰塔

淦水流过笔峰塔

笔峰塔是咸宁市现存古迹之一用方块石碎成,门额题为“直达蟾宫”,塔底层北侧临门凿石为龛,龛顶外饰“双龙戏珠”,右饰“丹凤朝阳”,左饰“吉祥如意”笔峰塔矗立在淦河岸边。

广为流传着,吴刚上钟台山采石,垒此塔,凤凰山化凤助其登蟾宫折桂

攀折月宫桂花,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蟾宫折桂”。这个美丽传说给笔峰塔,打上了读书人尚学的风水印记,给后人无限遐想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淦水沿笔峰塔到下游,经向阳湖湿地公园汇斧头湖

斧头湖,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路上,每年有大批小天鹅、东方白颧、红嘴鸥、鸿雁和豆雁、白琵鹭等珍稀鸟类在此越冬。

淦河---恒娥应无恙,当惊金水殊

斧头湖是吴刚蟾宫折桂时,落下的斧头化成湖。折断的桂枝落在挂榜山生根,淦河从挂榜山发源,桂香满城。

众多嫦娥的美丽传说广为流传,相关的遗址遗迹融入传说之中,并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从嫦娥的出生、恋爱,到嫦娥误吃仙丹登月成仙,嫦娥思念故里。当地人物和地名、地貌、融入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嫦娥有关的民间乡土文化和历史交织一起。构成咸宁独有特色。

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良正义的追求!

摘录文献:

《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常娥奔月。”

东汉时期高诱作的注解云:“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据说因避讳文帝刘恒,‘恒’多作‘常’。‘我’与‘娥’音同而相通

“恒我”,就是“嫦娥”。《说文》:‘恒,常也。’。

后世对嫦娥故事的补充,也不全是杜撰,而是从《归藏》衍化而来

《酉阳杂俎·天咫》里有一段“西河吴刚伐桂”的记载:“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巧妙地是,这段文字中的地名“西河”恰恰与传说中淦河的前身“西河”不谋而

嫦娥传说相关景点(前期文稿有述):

鸣水泉:嫦娥仙子飞天前嬉戏游玩的地方。世界第一的“天然卧佛”,亚洲第一的“地下水闸”,中国第一的“桂花之乡”,鄂南第一的“万人溶 洞”,华中第一个洞降基地,华中第一个户外攀岩拓展基地

嫦娥湖:嫦娥仙子浣纱沐浴的地方,湖汊岛屿星罗棋布,景色迷人

飞仙洞、飞仙岭:嫦娥居住和服药飞天的地方,有飞仙洞、玉兔园、玉泉谷、拨云台、莲花峰、射日台

桂花源:嫦娥飞天后,月宫上的桂花树枝,抛落在咸宁的。有树龄达604年的“桂花树王”、观桂园、古桂园、雷七爹故里、吴刚雕塑群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151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