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孩起名正文

四川烧烤店老板晚上烤串白天发抖音寻亲,帮十几个被拐者回家

#退伍军人贴钱帮被拐孩子回家#在四川邻水,有这样一间特殊的烧烤店,墙上挂满锦旗,全是感谢店主助力家庭团圆的字样。店名“邻水县年代烧烤爱心店”同时也是店主的抖音ID,但账号里却没有美食,几千条视频全是寻亲视频。

这家店的背后是一名36岁的退伍军人甘彪,他也是一名寻亲志愿者。四年来,他通过短视频帮助了十几个家庭团圆。厨房里,他是在烧烤炉背后忙活到凌晨的餐饮人,走出厨房,他是全情投入寻人公益的志愿者,时间几乎被这份不求回报的工作占满。

四川烧烤店老板晚上烤串白天发抖音寻亲,帮十几个被拐者回家

甘彪的年代烧烤店

有人问他,开间小店也不容易,何必还要贴钱去做事?他说:“帮助他人带来的喜悦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大年初五的团圆

今年春节是甘彪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新年前夕,他帮助的寻亲者周天鹏找到了亲生父母,约他大年初五陪自己一同去认亲。

收到周天鹏的求助私信是在去年8月。1992年,当时3岁的周天鹏和妈妈去赶集,妈妈去上厕所的时候,他被人拐走,到了河南。从他记事起,他就知道自己是被拐来的孩子,在这个地方的小孩有不少都是买来的。

周天鹏的养父是个单身汉,几年前去世了,现在他一个人在河北打工。这些年他很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但茫茫人海,他一边打工,一边在网上发布过一些寻亲信息,但毫无进展。

甘彪的方法是鼓励寻亲者本人出镜录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信息点,最好是用自己的账号同步在抖音发布视频,这样的内容更容易获得关注。一开始,周天鹏不肯自己出镜录短视频,甘彪劝他,他叹气:“这么多年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现在到底着不着急。”

四川烧烤店老板晚上烤串白天发抖音寻亲,帮十几个被拐者回家

甘彪2021年8月30日帮周天鹏发布的寻亲视频

这是甘彪和寻亲者们初步沟通时最常遇到的场景。照片和信息罗列在短视频平台上太容易被人忽略,而且和亲人失散多年的寻亲者们往往信心不足,真要去做点什么,心里就犹豫起来。

甘彪通过电话和视频反复鼓励周天鹏,给他看之前寻亲成功的案例。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小伙子和家人团圆的视频,周天鹏鼓起勇气,按照甘彪教他的内容模板,自己录了第一条视频发给甘彪。

在甘彪的“陪伴式”帮助下,周天鹏在自己的账号上持续发布新视频。临近2021年底,重庆警方关注到周天鹏的寻亲视频,迅速开展查找比对工作,找到了疑似他亲生父母的家庭。2022年1月30日,血样比对成功,周天鹏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和亲人约定2月5号团聚,同时,他向甘彪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甘彪能到重庆永川和他碰面,陪同他一起去认亲。

永川距离邻水县大约三四小时车程,甘彪答应周天鹏,到时候一定会陪着他。甘彪在自己的抖音激动地发了视频告诉大家这个喜讯,并告诉关注自己的粉丝们,自己也将亲临现场见证团圆。

2月4日晚上,先一步到永川的周天鹏一夜没睡着,凌晨3点,甘彪的烧烤店打烊后,他直接开车前往永川。5日清早,二人一起前往周天鹏出生的地方仙龙镇粉店村,全村人早已等在村口,等着这个30年前失散的孩子归来。

四川烧烤店老板晚上烤串白天发抖音寻亲,帮十几个被拐者回家

2022年大年初五认亲当天,周天鹏和家人拍摄了全家福(三排中带口罩)

到成功认亲时,周天鹏才告诉甘彪,自己一直以来内心的不安全感。自小得知自己是“买来的孩子”,16岁独自在外打工,十多年寻亲的尝试都石沉大海……他很孤独,也很迷茫。甘彪的鼓励和陪伴对他而言仿佛亲人一般,他不光希望甘彪这个大哥能陪同自己见证最重要的时刻,他还希望能像甘彪一样鼓励还没有团圆的寻亲者们。

“希望通过我这次认亲,能让那些被拐的孩子都能够大胆站出来,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在找他们。”和家人团聚后,周天鹏的抖音仍然在更新,他也开始发布帮助别人寻亲的内容,甘彪曾经在他迷茫的时候为他撑过伞,现在,他心里也有了同样的使命感。

用短视频“大海捞针”

甘彪感觉自己天生就对公益有极高的热情。2004年从部队退伍之后,他业余做的公益项目从没有间断过。2017年,他和妻子开了一间烧烤店,取名“年代烧烤爱心店”,餐饮是谋生的工作,爱心则是毕生坚持的事业。

小店营业的第一年,甘彪在路边遇到一位流浪老人彭仁德,一时没有办法帮老人找到家,他就让老人每天到店里来吃饭。他的妻子和儿女也早就习惯他随时随地的爱心,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年幼的儿女从没嫌这个流浪的爷爷脏,看到老人来店里,还会主动牵老人的手引到饭桌前。

老人不愿去救助站,也不愿意去养老院。甘彪放心不下,和朋友凑钱给老人租了房,并决定试着帮老人寻亲。他为老人拍了短视频发布在本是为店里注册的抖音账号上,呼吁邻水的朋友们一起帮忙为老人找家。

四川烧烤店老板晚上烤串白天发抖音寻亲,帮十几个被拐者回家

甘彪在烤串

甘彪帮助老人的点点滴滴都用短视频记录下来,他很少有觉得灰心的时候,那段时间,他觉得自己跟发了疯似的执着。“大海捞针的事,发几条视频肯定不行,我只觉得应该坚持下去。”

他和店里的员工老陈一起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抖音账号也彻底变成了用来帮助寻亲的平台,一年多的时间,拍了426条视频后,老人的侄女在抖音上偶然看到,流浪十年的老人终于回到了家。

很多寻亲者关注到甘彪帮助彭仁德老人寻亲的过程,求助的讯息通过私信发到甘彪的账号里。甘彪也发现现在互联网的效率,开始利用短视频平台专门帮助他人寻亲。

他花了一番功夫学习视频剪辑、视频文案,为了节省成本,帮他拍视频的“专属摄影师”是他的店员老陈,从照顾彭仁德老人开始,老陈就是甘彪唯一且得力的帮手。甘彪介绍,60岁的老陈和他是忘年交,别看年龄大,老陈用剪映的技术可熟练了。

其实,老陈是甘彪最早帮助寻亲的人之一,4年前甘彪与老陈相识,他和甘彪聊天时说到当年因为计划生育,自己的大儿子送到了河南南阳正平县的一户人家养育,他本来想等小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了,一家人风风光光去找到大儿子相聚。甘彪却不赞同这个想法:“等你以后老了还有寻亲的精力吗?应该趁年轻去找到儿子。”

四川烧烤店老板晚上烤串白天发抖音寻亲,帮十几个被拐者回家

甘彪与寻子家长在一起

在甘彪的鼓励下,老陈录了自己的第一条视频,他很胆怯,怕被人抨击他有本事生,没本事养。这也是他多年来的心结,孩子出生一个月就送走了,他心里感到深深地抱歉,觉得对不起孩子,至少有生之年能看看孩子过得怎么样,把多年的愧疚告诉他。

甘彪开车带老陈来到当年送养孩子的村子,得知一家人已经搬到南阳城里,他们一边打听一边找当地公安寻求帮助,没过几天就联系上了。父子重逢,老陈几十年的心结也解开了。现在,老陈和儿子经常发信息聊天,逢年过节还给儿孙发红包,关系很融洽,

“寻亲的过程中能慢慢读懂人心,每个人心里都有脆弱的地方。”给予寻亲者信心是甘彪的动力来源之一。深入接触了数百名寻亲者,他了解寻亲的人们在亲人失散的几十年里既迷茫又盼望的内心矛盾,志愿者的作用是架起桥梁,团圆的路,他希望尽自己所能鼓励人们往前走。

“圆满的结局”

在头条寻人的志愿者群体中,甘彪是个性鲜明的一位。

他一直是单枪匹马,坚持用“陪伴式”的方法鼓励着寻亲者们,这样的方式使他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去与众多私信求助的寻亲者沟通。每天白天,他要准备视频拍摄、回复新的私信,店里的事要忙到凌晨三点。有时寻亲者们急于沟通,他半夜还通过视频电话和对方交流。

甘彪觉得,在当下的信息环境中,视频是最高效的传播方式。人与人的沟通,面对面往往最高效,视频最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他的风格在一些网友看来有些高调,偶尔有人发出质疑,甘彪会直接回应,“日久见人心”。

为了避免误解,他索性再也不在账号里提起他的烧烤店,只要出镜,一定穿着头条寻人的T恤。“这样找我求助的人信任感也更强。”他说,不少人来求助时都会问,“收多少钱?”这让他哭笑不得,总是不停跟对方解释,做公益是不需任何酬劳的。拍视频添置设备都是他自己掏钱,三年前为了拍摄咬牙买的iPhone11是他最奢侈的一笔消费,手机里几乎用完的内存全是寻亲视频。

四川烧烤店老板晚上烤串白天发抖音寻亲,帮十几个被拐者回家

甘彪的手机相册,全部是寻人相关的内容

甘彪的抖音账号这四年来发布的寻人视频已经有两千多条,其中成功找到亲人的有十几位。他做事保留着军人的效率。去年10月,他听说邻水有位97岁的老太太路明想寻找自己在安徽的家人,立刻就上门帮老人拍视频发布。第二天,安徽五河县融媒体就帮助到当地核实,第三天就找到了老人离散七十多年的女儿。

家庭团圆的时刻,在甘彪眼中仿佛一部感人的电影结局。他常常鼓励寻亲者面对镜头敞开心扉,想哭就哭吧,一条有泪点的视频总能唤起更多人的共情。而他像一位导演,用尽各种方法促成寻亲故事的圆满结局,甚至有时候,方法都是灵光一闪,不按常规。

去年12月,河南的年轻人李景伟私信甘彪,想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寻亲的决定,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养父母,怕他们难以接受,他一开始也不愿在视频里露面,还是经过甘彪劝说,李景伟开始通过短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

四川烧烤店老板晚上烤串白天发抖音寻亲,帮十几个被拐者回家

甘彪为李景伟发布的寻亲视频

在李景伟的讲述中,甘彪注意到他说自己小时候记忆力特别好。甘彪决定采用一个特别的方式:让李景伟通过回忆画一张家乡的地图。这条视频引起了大批网友关注,许多网友根据地图提供线索,李景伟的家人也刷到了这条视频。当地公安迅速跟进,仅用了13天,在公司开会的李景伟接到云南公安的电话,通知他DNA比对成功。

李景伟有些不敢相信好消息来得这么快,激动得说不出话。他想,幸好甘彪没有放弃劝他,现在看来,甘彪的坚持是正确的。

李景伟执意要认甘彪做自己的大哥,他想像甘彪一样做一名寻人志愿者。今年,李景伟和周天鹏成了甘彪寻亲工作的伙伴,一个特殊的小团队就此形成。这让甘彪对未来更有劲头了,因为寻亲成功的当事人最能鼓励那些尚未成功的寻亲者。

当初,两个小伙子都是看到郭刚堂、孙海洋成功寻亲的新闻才下定决心寻亲,甘彪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的赤诚仿佛有巨大的感染力,这股不求回报的精神在有过离散之痛的人心中埋下种子。

“能把这份力量传递出去,就是做公益最满足的回报吧。”甘彪想了想,这也许是他最意料之外的收获。

文/李娜

原地址:https://9qiming.com/qm/199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