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起名正文

航空工业凯天: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

航空工业凯天: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

举办“学起来、干起来、强起来”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

航空工业凯天: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

党员突击队

航空工业凯天: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

梦之星(队)表彰

航空工业凯天: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

年度颁奖晚会

航空工业凯天: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

科研现场

航空工业凯天: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

生产现场

航空工业凯天: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

60年风雨兼程,60载砥砺奋进。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初期,党中央毅然决定以60亿斤小米举全国之力优先发展航空工业。带着保家卫国的红色基因和追逐蓝天的恢宏梦想,航空工业凯天蹒跚起步。60年来,一代代凯天人矢志不渝,日夜兼程,在践行使命、追赶时代的赶考路上锤炼和弘扬“志存高远、敢于胜利、善于创新、共享荣光”的企业精神,绘就了航空报国的恢宏画卷。

不忘初心 志存高远

1962年2月,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原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将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改建为成都航空机械仪表厂。同年4月,成都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并入仪表厂,名清江仪表厂。由此,一群心系家国、热衷航空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解决航空仪表传感器短缺问题为己任,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统筹建设和生产,当年即完成了一型部队急需的传感器试制,迈出了立足航空、忠党爱国蹒跚而坚实的一步。60年间,凯天坚持“为国防制造精品”,以为国防事业提供耐用、好用、管用的产品为己任,累计高质量生产交付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大气数据系统、起落架收放控制系统及其他产品数百万件,覆盖歼、轰、运、教、直等各类机型,不断推动武器装备跨代升级,保障部队“打赢”目标的实现,公司被授予“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保障集体二等功”,获评航空工业及多家主机厂所金牌供应商。聚焦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稳步践行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军用航空领域成熟技术向大安全、大防务、民品民机领域拓展,工业总产值累计超过140亿元。

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无论是在一穷二白艰难起点的奋起、还是在改革开放广阔天地的崛起,乃至在强国强军伟大时代里的追梦,凯天人始终坚守航空报国初心,始终践行强国兴军使命,为建设强大国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攻坚克难 敢于胜利

在建厂初期,凯天的发展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当时设备陈旧,缺乏生活设施和办厂经验,尤其缺少领导人员和技术骨干。在艰苦的条件下,凯天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让澡堂变仓库、食堂变车间、课堂变研究室,老师做管理,学生当工人,一起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没厂房,自己修,没配电,自己搭,没饮水,自己挖!规划了第一个方案,画出了第一张图纸,制成了第一套工装,产出了第一个零件……公司的成长步伐彰显了凯天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气。在改革开放时期,凯天紧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开展“内部承包”“抓大放小”“仿三资”“主辅分离”“股份制改革”;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研制能力,使公司成为大气数据系统“国家队”;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先后开发了爆破片、民用传感器、汽车调速器、疏水阀等系列民用产品;开展国际合作,承揽外贸转包业务,基本形成军、民、外贸发展格局……公司的发展成就凸显了凯天人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以及打破“大锅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勇气。在兴装强军的新时代,凯天坚决贯彻航空工业“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发展战略,明确了建设“一流高科技企业”发展目标,明晰“125”专业发展布局及“12345”实施路径,形成了传感器、密封与连接、流体传输竞相发展的产业布局;践行报国强军使命,着力打造成具有卓越质量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以“三个质量提升”为抓手,持续开展质量文化教育,大力推进质量全面提升工程,持续提升实物和服务质量;坚决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标准落实“科改示范行动”各项任务……公司的开拓进取展现凯天人勇敢走出“舒适区”、挺进“无人区”、解封“卡脖子”,誓要“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骨气和底气。

60年来,凯天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攻坚克难、敢于胜利,全方位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实现了从传统军工厂到现代企业的转变;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夯实技术根基,潜心研究并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测绘仿制到自主创新、从机械产品到电子产品、从单品到系统的跨越。

开拓进取 善于创新

从第一个膜盒式仪表试制成功,凯天就坚定不移走技术领先发展道路,把技术进步作为发展的第一任务与第一责任,努力将科技创新“痛点”转化为“亮点”。其研制的高精度振动传感器是目前国内唯一技术成熟度高、可全自主保障的机载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研制的三轴大气数据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为不同飞行包线下的直升机提供高精度大气参数的设备;同时成为国内第一家将基于非接触传感器技术的起落架收放控制系统、基于光纤传感器技术的结冰除冰系统在飞机上推广应用的厂家。凯天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牵引,落实航空工业党组“创新决定30条”,建立了产品、技术和能力“三个清单”;以推进“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搭建“1+3+3”融通创新平台,构建基于IPD和项目制的型号项目管理体系架构,有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60年间,凯天创新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0余项、专利授权300余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40余项。创新人才集聚,拥有科技创新人才“雁阵”,其中,集团首席专家2名、特级专家2名、一级专家5名,各类专业总师副总师50余名,研发人员700余名。创新资源富集,拥有复杂气象环境试验风洞等专业实验室6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2%,新品收入占比超过40%。

60年来,凯天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理念,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到联合研制,从被“卡脖子”到自主保障,从传统激励到多元化科技人才激励模式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成就了凯天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

携手追梦 共享荣光

60年发展史,也是凯天与相关利益方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近年来,凯天秉承“共创共享”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内外发展命运共同体。打造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创共享平台,研究落实航空工业和地方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深耕航空航天市场,开拓非航防务市场,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圈;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构建了“面向主机、分片管理、分级授权、反应迅速”的“片区+行业”的防务市场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引进行业内外优质要素融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扩大产业发展“朋友圈”。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指导思想,主动通过社会化协作提高一般能力,培育战略供应商,建立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加大与高校、研究所等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内外融通平台,构建开放共建、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生态。打造航空梦想者奋斗者价值创造与事业成功的平台,增强员工“发展认同、专业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以领先文化力激发干部职工前进的拼搏动力;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促进干部履职担当;对专业总师和副总师授权赋能,健全责任制,确保项目取得成效;畅通“成长通道”,科学设置人才晋升层级,让每一位奋斗者都有用武之地;实施分层分类差异化激励,营造“奋斗者为本”的氛围;构建以“事业关爱、环境关爱、情感关爱”为核心的员工关爱工程体系,提高了干部职工幸福指数。

60年来,凯天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着力与利益相关者打造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价值“做大蛋糕”,共享创造成果“分好蛋糕”,与地方政府、客户、战略供应商、全部干部职工形成携手追梦、共享荣光的良好发展局面。

初心照耀 一甲子,矢志一流向百年。展望“十四五”,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战鼓催征,凯天将对标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目标要求,落实航空工业“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战略,昂首阔步向建设一流高科技企业加速迈进。

凯天,新起点,新征程,再出发。

原地址:https://9qiming.com/qm/202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