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孩起名正文

八字属木的男孩名言 八字属木火的男孩名字

《尚书》八字属木的男孩名言,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书》或《书经》。“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八字属木的男孩名言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原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赏析】以堆山为喻,告诫人们修养品德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作为君王就要敬慎德行,只有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勤奋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会,巩固政权。做人也是如为学求道,修养道德就像堆山一样,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中途停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如果坚持不懈,永不止步就会终有成就。古人的话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原文】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译文】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赏析】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治家的美德。古人以能否克勤克俭,是关系着国家强弱,存亡的大事,鼓励人们,竭尽职守,勤奋工作,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当然在现代文明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可能无视于生活的享受,但前提是不铺张浪费。

【原文】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赏析】古人用能看远才是明察秋毫,善听好话,才是耳朵灵敏作比喻,鼓励人们注重自身修养,永不懈怠。不论是治国,还是个人 都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要勤奋学习,诚心求道,时刻躬身自反,检讨自己言行,胸襟宽广,善于听取意见,不要时常享乐和懒惰,用诚信、仁厚的美德赢得事业的成功。

【原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释义】人心危险,道心衰微。只有用精纯和专一,才能真切地在内心里守住道心,区分开人心。

【赏析】人心指其发于形气者而言,道心指其发于义理者而言。人心易私难公,故危险;道心难明而易昧,故隐微。但是,人心和道心可以互相转化,只要人一心向善,追求美德,爱好义理,普通人之心可向最高的道心转变。但是若丧德失善,有道心之人也会变得和普通人一样,只有用精纯、专一和诚实,才能守住两者的界限,使自己永葆道心。

【原文】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赏析】这句话是尧帝对公正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评价。尧帝意欲选拔接班人,让大臣们推荐人选,当有人举荐共工时,尧帝发 表了如此意见,也说明尧帝审慎地选贤任能,重视德才兼备的 选拔人才态度。他的任人唯贤的思想品德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静言庸违,象恭滔天。”这句话为后人经常引用,以指那些花言巧语,面目伪善,缺乏道德修养的人。

八字属木的男孩名言 八字属木火的男孩名字

【原文】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出处】《尚书·虞书·尧典》

【释义】能够彰显(自己本来)崇高的品德,使同族人都能亲和团结。

【赏析】这是赞扬尧帝的话。说他能举用有崇高品德的人,使同族人都能亲和团结。“克明俊德”,这是过去较常引用的成语。

【原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出处】《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释义】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会安宁。

【赏析】当时夏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贪于逸乐,不理政事,百姓背叛了他,他被羿所逐,不得返国。他的五个弟弟埋怨太康,述说其祖父大禹的训诫而作歌,名《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意思,是说人君应当固民以安国。反之,民不固,国将不安。【原文】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译文】用公正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归向执政者。

【赏析】《周官》是诰令,这句话就是《周官》中的一句,号召大小官员认真工作,谨慎发令,言出即行,周公心之公正除去私欲,位尊不当骄傲,禄厚不当奢侈,修养恭敬勤俭美德,不可行使诈伪,此赢得人民的信任。做到这些,人民才会心悦诚服。勉励官员兢兢业业,勤劳政事,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清白不污,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人。

八字属木的男孩名言 八字属木火的男孩名字

【原文】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出处】《尚书·周书·泰誓下》

【释义】培植美好的德行,务求滋长;铲除邪恶,务求除根。

【赏析】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群体中,“除恶务尽”,这虽是美好的目标,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必然有善有恶,要从根本上全部除掉恶人,很难办到。但“除恶务本”,即逐渐削弱产生邪恶的根基,让邪恶势力不能形成大的气候,这一点只要努力,应该说是可以做到的。

【原文】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赏析】这句话是盘庚责备在位的官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傲慢无礼,贪图安逸,不愿奉献。用“网”“纲”作比喻,自己为“纲”,群臣是“网”,说明主次有序,强调不能目无君令,破坏规矩。以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比喻,道出了主次秩序,有条不紊的深刻寓意。常用的“有条不紊”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原文】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释义】民怨的可怕不在大,也不在小。(如果认真对待,民怨虽大也不可怕;如果不认真对待,民怨虽小也是可怕的。)

【赏析】民众的思想是统治者决策的重要参考,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能及时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制定的政策能很好地反映百姓的想法。他既引导百姓又顺从百姓,不会也不愿跟老百姓对着干。政策失当,出现百姓的抱怨时,他能认真对待,仔细调查,适时做出调整,积极化解民众的怨声。而不擅长治理国家的人当政,则一意孤行、唯八字属木的男孩名言我独尊,对民众不闻不问,也不能了解民众的疾苦,不知道国计民生的艰难。这样的人治理国家,即使民众怨声载道,他也只知道闭门造车地制定或执行政策导致国家覆亡。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2093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