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起名正文

易经名片图片矢量图免费下载 易经大师名片图片大全

四书和五经是儒家的核心经典易经名片图片矢量图免费下载,其中《大学》借《礼记》流传1500年,在南宋得到朱熹赏析,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无尽的宝藏,如一棵夜明珠,在漫漫的长夜,一直光照中华民族的心灵。

笔者研究发现,《大学》除原文中直接显示的“明结构”外,曾子还在《大学》中设置了三盏明灯(或者三大纪律,三不主义),如果易经名片图片矢量图免费下载我们找到“开关”,就能开启儒家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发展的“密码”。为此,我们先理一理有关《大学》的版本,再观赏儒学不传之秘。

现在流行的《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本,二是朱熹对《礼记》重新进行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南怀瑾先生认为朱熹的编排有误,他重新用《大学》原本进行讲解,出版了《原本大学微言》一书。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曾子少孔子46岁,其生年约为公元前505年;据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记载“曾子年七十而卒”[1],则其卒年当为公元前436年[2]。

据《隋书·经籍志》载,《小戴记》49篇乃是由西汉初期河间献王所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131篇”递续删定46篇,再加上东汉马融补入《月令》、《明堂位》、《乐记》3篇而成,如此则《小戴记》中的《大学》一篇应该已包含在河间献王所得131篇之中。河间献王搜求古籍多在武帝即位(建元元年,前140)之前,此后便自污避祸。因此,若按《隋书·经籍志》记载,《大学》应该成篇于公元前140年以前。河间献王卒于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如此则《大学》成篇最迟不能晚于公元前130年。

《小戴记》131篇见于西汉初期,《大学》也可能在西汉初期前最后定型,我们合理假设它是战国中前期至西汉初期二三百年间不断完善的作品。《大学》的作者,就其内容来看,应该是既有别于致思“心性天道”的思孟学派、更大异于强调“重知隆礼”的荀子学派,而特重“德性德行”亦即“内圣外王”之道的曾子的学说,从理论源头看,曾子拥有《大学》的箸作权。

我们认为,虽然有关《大学》成书年代和版本有不同说法,但曾子的《大学》是系统宣扬“内圣外王”思想并提出实践这一思想的科学路径,是儒家创始者孔子正统思想系统论述者,是儒家“生态文明”的集大者。《大学》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是对孔子的和谐天、地、人关系的“不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易经》全息思想的实践运用,在当今现实中特别有意义。原始儒家主旨是,在和谐自然的生态文明及和谐社会的社会文明建设基础上如何将“饼”做大,然后在国家、机构、居民及国际间合理分配之,科学发展是硬道理,而不是做“零和游戏”即将别人口袋里的钱或者将别人的权力简单地争夺过来。这样的思想与智慧,大大区别于法家你抢我夺得在现有“饼”中进行瓜分的“谋略”思维。

因此,《大学》理论展现中除了“三纲七证八目”的“明结构”外,我们发现《大学》更重要是展示了“暗结构”[3]的儒家原始精神,即原始儒家提倡的“天-地-人”和谐的三大纪律(即三不主义:不与天斗、不与地斗、不与人斗)思想,与道家体系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成功秘诀不谋而合,说明在中华文化起源之初,儒道没有分家的真相。

首先,“不与天斗”的思想可以从孔子强调“敬畏天命”中展现,这种敬畏天的思想,让人类在宇宙中找到正确的坐标。在宇宙坐标中,人类多么渺小,只有人类自己明白自个儿的渺小,才能产生谦虚的心态,谦虚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西方哲学家康德讲,“在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表明在工业化时期,西方也有人敬畏自然天地的,只不过资本自我增值本能驱动下,在无尽的追求中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与天斗”,是因为太阳、月亮与地球形成了年、月、日与时的时间结构的“四柱”结构关系,有人说,“四柱”结构决定万物运行的周期与个体命运曲线周期,是否是这样,这个需要另文进行论证。儒家特别强调顺时而行,特别提出时间、时势、时运、时机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认为时运不到,逆时运行,费力不讨好。“不与天斗”,不仅是儒家的理论探讨,也是孔子一生命运的实践总结。通过研究时间、行为、心理的关系,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金融领域逐步发展出行为金融学,还在21世纪初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

“万物生长靠太阳”,是有道理的。人类经过四百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即所谓格物),发现并明了太阳黑子具有11.5年左右的周期运动规律。由于太阳的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9%左右,是太阳系中的绝对老大,它可以通过太阳风、太阳磁暴、太阳黑子周期运动影响天体中“场”的分布,进而引起地球电离层、对流层、大气层的周期变化,从而影响人类农业生产周期和群体心理周期,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

由于中国CPI结构中食品占33%左右,农产品特别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巨大。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气候变化周期受太阳黑子周期影响。根据历史统计表明,太阳黑子通过作用于气候而农业生产周期,其周期变化趋势与物价指数形成负相关关系。我们可以认为,天地日月运行之自然规律,是“格物”的第一要务,天地日月形成的时间周期是我们面前的最大的“环境”,如果按辩证唯物主义讲法,天地日月是最大的客观存在,我们无法不面对它、接受它、理解它、融合它、利用它。

虽然从质量上讲,月亮与太阳不同同日而语,但月亮却具有相对太阳的比较空间优势,即离地球近,月亮的周期活动也深深地影响人类的生活。“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开,此事古难全”,北宋的苏轼老先生在此表达了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中的基本原则:

一是自然物理的时空运动,无论是阴盛阳衰,还是循环往复,都是自然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人类的知识范围,时空运动表现在时间的发展上是线性的矢量关系,《易经》之《乾卦》号召追求成功的人们,要效法天的运动法则,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为时间如流水,孔子也曾经感叹“逝者如斯夫”,成功的追求者要有“只争朝夕”的心态,勇猛精进。由于时空交错,就会出现周期的交替与变换,自古至今,这种关系代代相传,但代代不同,即所谓“人面桃花”年年不同。

唐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感叹: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在这里,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局限,我们充分理解古人面对造物的伟大和人类面对时空不断变化的困境。因为大自然对于人类,太奇妙、太伟大、太深奥,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无情并无尽地展现着,同时表现为空间上的升跌缩胀,所谓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自然造化,确实奇妙无穷。

二是人类由于具体情感的功能,因此对于类似太阳与月亮周期运动现象主观地赋予了情感功能,并以此作为情感投身的对象,因此,经常出现“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现象。这种情感,如果代代相传,则会逐步形成民族潜意识,这种民族潜意识在外在因素如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条件下,就可能出现周期的群体情绪“癫狂”。

易经名片图片矢量图免费下载 易经大师名片图片大全

宋苏轼有首《蝶恋花》词,就是表达了人们面对自然的周期运行,往往抛锚情感而自寻烦恼的现象,抛锚的情感与变化中的天地周期运动往往出现时空错位,这就是人类多情诗人往往移情烦恼,但成功人士不为外在物左右,坚定自己的目标。苏先生一面是从政的理性人,但他却有太多的诗人的气质,你看他在晚春时节有多“烦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根据我们上面的讨论,表面上的人类情感的波动周期,其背后隐藏着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周期运动的合力结果,有周、月、年、五年、七年、八年、十七年,二十一年,三十六年、四十九年、六十四年等。时空转换,人们的情感却可能永远抛锚在过去的时空中,这是我们每个人对于童年美好回忆和妈妈的饭菜最好吃的基本道理,也是现代行为金融学提示的人们在投资过程中的家乡情结和处置效应的出现情感“抛锚”的原因。

苏轼老先生在《江城子》中怀念亡妻的词,所以感人,就是因为此词充分表达了人类对于逝去亲人的真实的感情留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三是人类的情感变化是有周期的,但人类的情感周期人类即使知道,却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人类无法控制情感的周期运动。人类曾经试问,为何小小的月亮让人如此牵肠挂肚?为何人类对于月亮有如此的迷恋?我们相信,苏轼老先生《水调歌头》中的解释不一定很周全: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如果按照宋代的科学水平进行“格物”,确实感叹“此事古难全”,人们只能望天兴叹,无可奈何。如果我们从宋代的情境中将镜头拉回到当代,引入现代天文物理科学时,我们仿佛会明白:

在太阳、月亮和地球“三剑客”中,月亮虽然是最小的小弟,但却因为与地球最接近的天体,故而发挥了太阳老大不能发挥的功能。这类似于地产商宣传中所说的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一样,月亮就是因为占据了与地球近的“区位优势”,从而发挥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没有起到的作用。太阳、月亮、地球“三剑客”的运行轨迹,刚刚组合了人类活动的年、月、日、时的时间坐标,同时,人类活动的空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太阳系内仍然受制于以太阳、月亮、地球三角关系组成的时间力量。这样,无论是人类的经济活动,还是政治活动、文化艺术活动,都将以时间为背景展开国家政策、国际力量、机构力量和个体力量间的博弈。时间是空间的表现形式,无论历史如何演变,无论人类的情感如何变化,永远离不了对太阳的崇敬、对月亮的依恋和对地球的依赖。因此,太阳、月亮、地球三者在人类的情感中分别扮演了父亲、爱人和母亲的角色。如果明白了三者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我们就明白古代诗人对于月亮的情有独钟的原因了。

时间流逝着,但人类的情感却抛锚于古代人类曾经的爱恋者;一旦人类的情感由诗人的个体感情深入了民族潜意识,由诗人的情感化为人类共同的情感的时候,人类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也必然出现圆缺阴晴和悲欢离合的现象。

宋陆游在《钗头凤》中表现对前妻的感情,历来为人赞叹: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种情感现象,在当代在资本市场,行为金融学通过心理研究得出结论,称其为群体非理性的“周期运动”,这种周期运动出现在自然界,也出现于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这就是个体面对天地运行和社会经济运行时的无法把握“命运”的原因。陆游在宋代,在以“孝”为核心的“修身齐家治国”的文化大旗下,无法摆脱母亲之命,只能休了自己的心爱的妻子,但他的感情却无法“休”掉,仍然抛锚于前妻身上,只能在悔恨中度过余生。

其次,“不与地斗”,是因为要讲究顺天而行,还讲究人要与自然和谐。仁者,本质上是爱人的意思,扩展开来,还要爱自然。这是因为人类消费的一切,除了太阳的热能外,都是来自于地球的产出。热爱自然,才会珍惜地力,讲究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福利,形成环境友好的格局。

孔子认为,人生在世的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不过是实践道行的副产品,实践“仁”的道德,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仁人君子”,才是成功人士的人生目标。孔子的追求“仁”现世的目标,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为追求实践生命中与世俗大道的成功,不受“我相”所束缚,要求“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与论也”,他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因此,一味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不追求人生的最大的本质要求,人们是无法得道的。

但是,如果饮食不当,孔子认为也会影响得道,因此,孔子认为环境友好的最大内容,首先在于人类的饮食方面。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人均寿命30岁,孔子得享73岁高龄,长寿之道是因为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孔子在饮食方面有“八不食”原则:“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即变色变味不吃、陈旧不吃、不鲜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佐料不妥不吃,还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看来孔子老早有了食品安全意识,防止病从口入。除了“八不食”原则外,在吃肉、喝酒及饮食保健方面,孔子也十分讲究。

一是“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孔子讲究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肉类食品吃的数量不能超过“饭量”,只有合理搭配主副食品,才能充分吸收动物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这样才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

二是反对“耻衣恶食”,“恶食”意即挑食、偏食,讲究平衡配膳,荤素结合,粗细搭配,促进健康。

三是食不求饱,节食益寿。“食要七分饱”,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饱食(如肉食过量),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久而久之,还会使血液过多地集中在胃肠,导致心脏、头脑等重要器官的缺血现象,不利于身心健康。

四是孔子他对饮食很讲究,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吕氏春秋》记载:“文王嗜菖蒲菹,孔子闻之,缩项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菖蒲根很苦,非常难吃。孔子缩着头颈吃,一直吃了三年才习惯。据《孝经》记载:“菖蒲益聪。”孔子吃菖蒲,是因为他不仅主张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看重营养,即养生。

五是“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酒量不大,他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子罕》记载,“子曰:入则事公卿,出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在外侍奉国君和大臣,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努力去操办,喝酒不被酒所醉倒。酒精是肝脏的“克星”,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以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

六是“不撤姜不食,不多食” 。每次餐饮要有生姜吃,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和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

七是“食不语,寝不言”,讲究吃相文明。因为人在吞咽食物时,呼吸动作是暂时停止的。如果吃饭时大谈大笑,那么呼吸和吞咽食物必然会同时进行,食物容易误入气管或鼻腔内,发生呛咳、喷嚏、流泪等现象,若是鱼刺、碎骨、豆粒之类一旦误入气管,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八是饮食要合乎时令。孔子在讲究与地利平衡时,还不忘与天时的和谐,他提倡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只有食物的气味合乎时令时,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因此,当代流行的反季节食物,理论上讲没有时令季节的特性,也没有时令食品的健康价值。有专家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时,应注意阴阳平衡,夏季阳热较盛应少吃燥热的食物,冬季则应少吃寒凉的食品。

孔子提倡的饮食原则与印度《瑜伽经》善良属性的人食品要求相类似,即要清淡、新鲜、适量,要求高质量的安全、绿色、有机、环保、生态,这与当代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吻合。

中将食品分为三类:刺激性食品、压抑性食品和悦性食品:

刺激性食品:瑜伽也称其为“变性食品”,包括精制、提炼过的糖类、香辛料、调味料,如酸、甜、苦、辣、咸的佐料,一切泡菜,洋葱,大蒜,胡椒,咖喱以及任何具有强烈味道的食物原料,还有如咖啡、浓茶、可乐、碳酸果汁饮料等等,由于这些食品含有刺激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物质,长期食用易导致身体机能紊乱,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加重焦虑、抑郁、失眠、梦寐等状况,与瑜伽的“平静沉稳”背道而驰。一般说,性格外向、容易激动、脾气火爆的人喜欢吃刺激性的激情食品。这类食品与激情的人对应,多吃容易引发冲动,形成情绪性的行为。

压抑性食品:也称为“惰性食品”,包括动物脂肪含量高、不新鲜、变质、加入防腐剂、过熟的食品等,如肉类、罐头、薯片、饼干、果酱、方便食品及酒精类饮料等。此类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让我们的身体能量丧失,影响物质交换的正常进行;扰乱身心宁静,使人易怒、易妒、紧张、激动、具攻击性或萎靡不振。性格内向、心情压抑的人喜欢吃压抑性食品。这类食品与愚昧的人对应,容易做出非理性但愚昧的行为。

悦性食品:这类食品非常干净鲜活,是身体在自然状态下的最爱,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坚果、豆制品、谷物、新鲜奶制品、蜂蜜等。它们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给身心带来纯净、愉悦的感受,促进全方位的健康。这类食品与聪明善良的人对应,行为容易保持理性状态。

无论是孔子还是古代印度的瑜伽哲学,都强调人取食于地,要珍惜食品,更要珍惜地力。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地力的产出是一定的,我们千万不要抱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愚昧和狂热的想法。如果我们站在地球的角度考虑,虽然地球负载万物而无怨言,正如《坤卦》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但如果人类无度地向地球索取,就得尝尝地球“报复”人类的味道了。2010年春分之际,弥漫全国的风沙,让全中国人民感受到了尘埃的厉害,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得了重感冒,其中造成了医疗成本与社会成本,可能在一天之内将过去开荒所得的“粮食”产出全部索还。

儒家的“不与地斗”,与中医提出的“病从口入”思想一样,因为“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土地是财富之母”,我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来自地力,“吃喝玩乐”都与土地的出产有关,如果人类消费地力过度,地力无法保障人类的需求,反过来会向人类索要。洪水、干旱、沙尘、污染、气候失常、瘟疫等都与人类过度向自然索取有关,这些索取都与一个新名词“碳排放”相关。2009年开始舆论宣扬的“低碳经济”,是人类在索取自然过度后一种觉悟。2021年后提出的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目标,是儒家生态文明在现代中国开花结果的例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民胞物与,我们不仅与我们相近的事物有关联,我们与天下众生、天下万物都有关联。向自然索取过度,不仅损害环境,也损害其它众生的利益。儒家因此在《大学》之外提出《中庸》的思想,做人不能不厚道、不能破坏环境为代价过度消费,也不能不消费而损害自己的健康。不消费也不对,因为不消费是与道的运行规律作对,道的最伟大的展现即生命的延伸需要适当的消费,因此,人生过程中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穿衣运动住宿都要适中、要适度,致中和而不奢侈浪费,才能和谐自然,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健康,也为子孙后代积德。

第三,“不与人斗”是儒家思想的中心点,孔子强调的仁爱的概念是从别人的利益进行思考,别人不仅是直接面对的相互关系者,还涉及上下左右甚至古今中外的人事关系。和合、和谐、和平才能形成共识,共识才能团体力量,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的前提是各就其位,即定位清晰。协同效应是价值创造的第三要素。具体讲来,不与人斗,可以细分八个方面:

一是在什么位置上就得做好相应的职责。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意是要求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充分承担与角色相当的责任,只有充分担当自己角色中的责任,才能准确定位自己,承担起自己对天地君臣父母兄弟朋友子孙的责任。一个人只有勇敢承担了自己的历史定位与历史责任,才可能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和谐地处理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礼记·礼运》总结道:“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从不同的社会角色中定位了当时人们成功必须遵守“十条戒律”,从而为《大学》生态文明秘诀即治国平天下提供了“正心修身齐家”的理论基础。

二是言行不随便越位,防止越位而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6],孟子说“位卑而言高,罪也”,子思在《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在上”都是要求追求成功者,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才能名如其分,在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是脚踏实地,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孔子在《论语·学而》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做事勤奋敏捷,说话谨慎,防止祸从口出。毛泽东将自己的子女用“敏”与“讷”两字取名,可能就是想让其子女真正领会孔子的思想,踏踏实实地做人。

四是讲究信用,树立个人品牌。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做人要 “言忠信,行笃敬”处世原则。 信义无价,一个人要想成功,信用的品牌价值确实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如果从劳动价值论和微笑曲线理论讲,个人的信用和品牌,具有创造性的价值,是微笑曲线的两端。

五是以别人的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参考点,讲究协同效应。孔子在《论语·雍也》答子贡问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的意思是想要自己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充分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道。 “仁”是成功者的实践途径与秘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承认他人的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才能真正形成上下左右的协同效应。

六是要勇敢担当历史责任,在历史的展现中实现道行。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当仁不让于师”,如果面对宏扬道义的时候,要有实现仁道重任的担当。因此,承担责任和义务,也是做好协同效应的基本原则。当然,为了全局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整体最大的利益,我们有时还得学习忍让:“小不忍则乱大谋 ”,周恩来有时为了全党利益,相忍为党,为成功追求者的榜样。但是,作为正人君子,不能为了表面的团结去牺牲基本原则,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坚守了人生的原则与操守。

七是要知人善任,实现优势互补,塑造成功的气氛。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们不必担心别人不知自己,该担心的是我不知道理别人的优点。因为知道了别人的优点,就可以形成学习型组织“三人行,必有我师”,充分了解别人的优长,才能做好群体协作,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八是要心胸开阔,有大格局,以他人取得成就而高兴。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要以成就别人为自己事业的胸怀而做事情,才能形成群体效应和集体意志,“军民团结如一人”,就会形成铜墙铁壁、“众志成城”。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德不孤,必有邻”,只要自己的品德高尚,必然会有众人汇聚,众人汇聚,才能成就大业。

总之,《大学》讲究的是“正人君子”要从他人利益考虑自己的正确定位,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为此要先研究客观规律(格物、致知),即对自然界直到宇宙的运动规律有个正确的认识,只有对客观世界有正确认识,才能掌握客观规律,只有掌握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所掌握的客观规律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条件下进而为自己的社会实践。

有人说儒家很牛,不仅历史长河中经常出现贤人、圣人、猛人,还具有特别的理论高度,至今仍然常新不衰,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长青树。在《易经》之《系辞》中,孔子宣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即儒家的理论源头《周易》理论可以补充完善天地运行的不足之处,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自己服务。

当代科学发展表明,如果人类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在人类的道德范围内正确使用掌握的客观规律如科学技术是可以改善天地运行中不足之处,为人类的幸福谋福利的,因此,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在人类道理约束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有利于将整体环境保护好,有利于整体人类的利益蛋糕做大,格物致知、保护环境、做大蛋糕、合理分配,是儒家为人类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经典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在当代具备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意义,儒家在春秋战国“无义战”“弱肉强食”环境中提出并系统论述,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的。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

[1]近代曾国潘和现代曾荫权都认为曾子是其先祖。

易经名片图片矢量图免费下载 易经大师名片图片大全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0页。

[3]暗物质的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6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占了1/4,暗物质主导宇宙结构形成。暗能量是一种不可见、推动宇宙中所有恒星和行星运动皆是由暗能量来推动。暗能量在宇宙的结构中约占73%,占绝对统治地位。宇宙运动都是旋涡型的,所以暗能量总是以一种旋涡运动的形式出现。在暗能量的旋转范围内能形成一种旋涡场,称之为暗能量旋涡场,简称为旋涡场。

[4]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银监局、央行上海总部、上海有关银行、券商、基金的主要负责人2008年春天在上海共同发起成立,是一个内部、高端、新颖、务实的经济学术沙龙,为上海以及全国热心于宏观经济研究和资本市场实践的精英提供高端的交流平台;论坛每季举办一次会议,主要讨论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浦江金融论坛”每年出版一本论文集,2008年的书名《危机中的经济之道》,2009年的书名为《转机中的经济之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为总召集人,朱南松、沈金波、陈林、唐荣汉、耿正义、裘国根等为召集人,李国旺为论坛秘书长。

[5]详见《浦江金融论坛2008:危机中的经济之道》第9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6] 《论语·宪问》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2161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