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姓氏联,是楹联百花苑中一个多姿多彩的品类。

姓氏对联代表的是血缘关系,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阵上银枪无敌手;

朝中论语可安邦。

上联典指三国时蜀汉名将赵云(?-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之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在著名的长坂坡之战曾以数十骑拒曹操数十万大军,被蜀汉先主刘备誉之为“一身是胆”。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去世后被后主追封大将军,追谥顺平侯,以“常胜将军”的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

下联典指宋朝贤相赵普(公元922-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他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显德七年(公元960年),与赵匡胤等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拜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世称其:“半部《论语》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太宗治太平”。此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碧水明沙留雁影;

狂潮羽箭定江山。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钱起(约公元722-780年),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是著名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天宝七年(公元751年)考中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因其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与朗士元齐名,世称“钱朗”。当年,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有《钱考功集》,少数作品感时伤乱,同情农民疾苦。钱起诗作的题材多偏重于描写景物和投赠应酬,音律谐婉,时有佳句。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本句借钱起《归雁》诗意。

下联典指五代时政治家,吴越国的创立人钱镠(公元852-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居梁时被封为吴越王(公元907-932年在位)。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传说修建钱塘江堤岸工程时,海潮汹涌澎湃,工程无法正常进行。情急之下,钱镠认为这是鬼神作怪,便当下传令工匠赶造竹箭3000支,并配以羽镞,命水军士卒轮番用强弓硬弩对潮施射。海潮竟自慢慢消退,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注】镠音liú,读如流。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军争著论兵家始;

辛亥功成帝制亡。

上联典指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他也被尊称为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撰著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的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及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孙武的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山东阳谷人,鬼谷子王诩的学生,著有《孙膑兵法》。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故改名为孙膑。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下联典指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文(公元1866-1925年),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人。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千古仙家尊老子;

五洲华裔号唐人。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李耳(约公元前571-471年),即老子,字聃(古时“老”和“李”同音,而“聃”和“耳”同义),或字伯阳,出生于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约于今安徽省涡阳县与河南省鹿邑县之间)。他是古代重要的哲学家,崇尚自然,以著《道德经》而闻名,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

下联典指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649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生于陕西武功之别馆。他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是一位较开明的封建帝王。其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刑法宽平,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盛唐在当时就闻名于世,至今中国人在海外都称为“唐人”,中国人侨居的地方就被命名为“唐人街”。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平叛班师屯细柳;

挖池寄兴赋清莲。

上联典指西汉重臣周亚夫(公元前199-前143年),沛郡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军事才华卓越。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文帝命时任河内郡守的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三军警备,以防匈奴入侵。周亚夫治军严谨,军纪严明,即使汉文帝来巡视,也得照军纪行事,文帝大为感动,称赞周亚夫“真将军”。后以“细柳营”、“细柳”、“柳营”称军纪严明的军营,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便平定了叛军。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

下联典指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闻遐迩。他写的散文《爱莲说》十分有名,被选入当今中学课文。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骨格高奇恣意象;

摹描诡谑寓评弹。

上联典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玄宗赐名“吴道玄”,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即滋阳,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他所作人物、鬼神、鸟兽、台阁都冠绝于世,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下联典指明朝著名小说家吴承恩(约公元1500-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 菊 菊 忙 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以著有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而流芳于世。《西游记》是一本描写唐时僧人玄奘去西天取经而展开的神话小说,借此以曲折讽寓社会民生。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汉儒博学分先后;

宋士伤情托竹兰。

上联典指汉时郑兴、郑众父子及郑玄。郑兴字少赣,为河南省开封人,东汉时著名学者,精习《公羊春秋》、《左氏传》等,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其子郑众(?-公元83年),字仲师,亦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世称“先郑”。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儒家学者、经学大师,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与晏婴、刘墉并称为“高密三贤”,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

下联典指南宋末期至元代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公元1241-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连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后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善诗,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所画墨兰蕴含思宋之情,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嘉定某官胁以他事,求画兰,其曰:“手可断,兰不可得也。”对仕元官僚,尤为恨之。所画墨竹,常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惜已无真本存世。传世作品有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作《墨兰图》卷,纸本,墨笔,笔力劲挺,气格高洁,内敛含蓄,右自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所南翁。”左有年款“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一白文印,印文曰:“求之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另《墨兰图》卷,画一孤傲伸叶吐蕊之兰,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藏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诗多故国之思,著有《郑所南文集》《心史》等。

百家姓 姓氏对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鬼谷传经征六国;

东床坦腹誓三槐。

王姓名人较多,这里选了四个名人:上联“鬼谷传经”典指纵横家的祖师鬼谷子王诩(生卒年不详),又名王禅,号玄微子。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为战国苏秦、张仪、孙膑和庞涓等人的老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著有《鬼谷子》三卷, 流传于世。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征六国”典指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王翦(生卒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人。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立下赫赫战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廉颇、李牧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下联“东床坦腹”典指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说公元321-379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莒县金庭。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后人奉为“书圣”,东床坦腹的故事见《世说新语·雅量》。“誓三槐”典出北宋初期魏国公王彻(生卒年不详),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莘县)人。王彻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高中状元,其人文才武略,风流倜傥,天下望以为相。然亦因其刚正不阿,难容于时,终不能遂志。他于是在家庭院中植下三棵槐树,并立下誓言:日后吾子孙必有三公者。后来王彻的儿子王懿敏,孙子王巩果然以贤能而身居高位。王彻植槐树立志,以才德教育后代的家风为当时与王巩相好的大文学家苏轼推崇,苏轼曾为王家作《三槐堂铭》。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247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