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孩起名正文

范姓女孩起名带水带金的名字大全

范姓女孩起名带水带金的名字大全

(《黄山胜境》)

应约在金陵白鹭洲旁的“九竹斋”,观赏了林散之先生近四十件书画佳作。 时值重阳,凉风阵阵,真有无尽的快感。 归来,翻读先生《江上诗存》,诗、书、画,相映相辉,愈显出其博大精深的学养。

先生是范姓女孩起名带水带金的名字大全我的老师。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三十年间,我时时趋其寓所看望请教,或相坐笔谈(先生六十年代左耳失聪,七十年代即大聋了),或观其作书作画……即是现在,静心闭目,其音容神采,亦宛在眼前。

先生生于和县,六岁入塾,十四岁父亲去世,家道骤落,即谋塾师,藉以糊口。 其艺初从乌江范培开学书,授以包世臣执笔之法。 范氏于唐碑甚有功底,惜未能由楷入行,而骤入草,故致狂怪失理,先生大约亦因之累。 后经其诗文老师和县张栗庵先生指示门径,并介绍入黄宾虹先生之门,负笈沪滨。 往返数年,复归江上,闭门潜学,竭三年之力,稍变旧貌。 又逾年,发远游之念,挟一册一笔,跋涉一万八千余里,得写生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其艰难勤奋,非常人可及。 这是先生前半生的大约经历,是他艺途的困难寂寞的铺垫时期。 直到一九六二年他由江浦县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任画师之日,他才在名义上正式进入了艺术殿堂,其时先生已经六十五岁了,其书画的声名还局限在乡里和南京城。

范姓女孩起名带水带金的名字大全

(《楷书节录智果书颂》)

七十年代初,是散之先生书法的变革时期,我曾亲见他作诸多探索和尝试,每去看他,总见地板上铺满新书就的条幅,或大或小,或放或收……他的书法被推荐到了北京,到了东邻日本,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启功先生称: “出入汉魏,放笔为草,纵横上下,无不如志。 ”日本书法名家青山衫雨说: “中国书法有林散之,是中国的骄傲。 ”赵朴初先生对他的书艺有更详细的论述: “远绍二王、颠素,近接明清诸贤,师古法,出新意,糅碑入帖,以柔济刚,笔势多变,随手生发,无不妙造自然,使书苑沉寂已久之草书艺术再现辉煌。 ”此评可谓极高。

年愈“古稀”而思变法,变而大成者,前有齐白石、黄宾虹,散之先生当名列其后,他们都是大器晚成者。 前者为画,后者为书,中国书画,同源同法,其变化规律亦颇多相似。 变法后的先生勤奋依旧,每日作晨课,临习《史晨》、《乙瑛》诸碑,这是我所亲见的,“童子功”直做到“古稀”之后,大约也是世所稀见的。 李可染先生说自己是画坛“苦学派”,散之先生何尝不是书坛的苦学派呢!

范姓女孩起名带水带金的名字大全

(《毛主席 贺新郎·读史》)

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书法中,大草集各体之美,易学而难工,历代研习有成者稀若星凤。 散之先生的成就主要在大草,他使长锋羊毫,用宿墨参水,前者取包世臣(1775—1855),后者学黄宾虹(1865—1955)。 包、黄、林皆皖人,属同乡,前后近两百年。 先生对前贤师长,继承在先,有扬有弃,形成独立面目在最后。 使长锋柔毫,是有一定难度的,包世臣之意在有别于前人,或可别具风味,出奇制胜。 然而他的实践并不很成功,时给人拖沓臃肿之感。 而散之先生则取古瘦天真一路,远胜于包氏了。 “能于同处不求同,唯不能同斯大雄。 七子山阴谁独秀范姓女孩起名带水带金的名字大全? 龙门跳出是真龙。 ”散老的这首诗,极妙地道出了他与前贤的关系。 宾虹老宿墨用之于画和古籀,取其老厚朴拙之金石趣,散之先生则把来作大草,并时时蘸水运使,意在变化浓淡,增添斑剥自然的墨味。

散之先生曾对我说过,书画是寂寞之道,要看重身后名。 寂寞才有思考,才能了悟,他的成就是生之于寂寞的典型。 他有两首诗论书: “笔法沾沾失所稽,不妨带水更拖泥。 锥沙自识力中力,灰线尤宜齐不齐。 丝老春蚕思帝女,晴空秋月悟天倪。 人间无限生机在,草绿池塘花满溪。 ”“守黑方知白可贵,能繁始悟简之真。 应从有法求无法,更向今人证古人。 云卧千山时欲起,春回万木自推陈。 眼中风物手中笔,天趣年来又一新。 ”艺术、人生、自然,统合在一起,融化在一块,其中有传统的承传,有实践的心得,有自然的启示,有人生的感悟,这大约正如他的书,其情其趣反映着他的跋涉人生和满腹学养。

范姓女孩起名带水带金的名字大全

(《乘游轮看长江大桥感奋作诗》)

散之先生的画亦如他的书,是从其师黄宾虹变化而来。 共同处是以书为画,笔笔“锥沙”、“屋漏”。 宾老朴拙浑厚中见天真烂漫,散老则遒劲老辣间以苍莽勃郁。 他有一首题画诗: “古人作画,知予为取。 不疾不徐,往复容与。 墨如精金,笔如刚杵。 燥裂秋风,润含春雨。 法备艺至,吾师所祖。 ”这便是他的追求: 稳健有序的步骤,精当有力的笔墨,枯润相济的气韵。 他早中期的作品,大都交待周详,到了晚期,便“横皴竖点笔和墨,不重形骸独重神”了。

二 ○○五年霜降于金陵爱莲居

范姓女孩起名带水带金的名字大全

萧 平

别署平之、戈父,室名爱莲居。

曾任书画鉴定之职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1981年调江苏省国画院。

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美术馆鉴定顾问、南京博物院鉴定顾问,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江苏省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

原地址:https://9qiming.com/qm/3068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