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孩起名正文

带贽字的男孩女孩姓名大全

做相識(做相识),◆交朋友。○《水滸傳》第三九回:“小生曾和[濟南]城裏一個秀才做相識。那人姓[蕭],名[讓]。”

遠識(远识),◆高遠带贽字的男孩女孩姓名大全的見識。○[漢][應劭]《風俗通‧正失‧孝文帝》:“如其聰明遠識,不忘數十年事。”○《晉書‧盧欽傳》:“[欽]清澹有遠識,篤志經史。”○[宋][葉適]《提刑王公墓志銘》:“公少有沖量遠識,厚施薄取,輕退重進,天質自然。”○[續範亭]《中山圖書館落成紀念》詩:“苟無骨氣,又乏遠識,偶一失足,斷送國脈。”

有意識(有意识),◆謂發於主觀意識带贽字的男孩女孩姓名大全;故意。○[郭沫若]《奴隸制時代‧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带贽字的男孩女孩姓名大全我在寫《奴隸制時代》時,是有意識地照着[毛主席]的指示走路的。”○[柯岩]《奇异的書簡‧船長》:“領港改用法語,[貝漢廷]也改用法語,然後有意識地用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向他問話。”○《花城》1981年第1期:“從那以後,他再沒登[朱]家的大雅之堂,並且開始有意識地疏遠[小琳]带贽字的男孩女孩姓名大全了。”

有眼不識,◆犹言有眼不识泰山。○明沈璟《义侠记·巧媾》:“〔丑〕娘子,你還不認得這位西門大官人,是陽穀縣第一個財主。本縣老爹也和他往來。家裏開個大生藥鋪,極肯撒漫,這段疋就是他與带贽字的男孩女孩姓名大全我的。〔小旦〕奴家有眼不識。”参见“有眼不識泰山”。

有識(有识),◆1.有見識。○[漢][劉向]《說苑‧善說》:“夫以[秦][楚]之強而報讎於弱[薛],譬之猶摩蕭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者。”○《後漢書‧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時有識之士心獨怪之,後遂因[何氏]傾沒[漢]祚焉。”○[元][孔齊]《至正直記‧防微杜漸》:“有識之男子,必當絕之于始,慎勿使婦人姑息,傷大義也。”○[郭沫若]《羽書集‧忠告日本政治家》:“壯年入貴族院,曾銳意於貴族院之改革,[日本]的有識者都以為這位貴公子是相當有為。”◆2.指有見識的人。○《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闚陛下也。”○《後漢書‧伏湛傳》:“微過斥退,久不復用,有識所惜,儒士痛心。”◆3.指成年或能曉事之年。○《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之二》:“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呂延濟]注:“有識,自三十成立之後。”○[明][沈德符]《野獲編‧戶部‧勸農》:“然余初有識時,尚見勸農舊扁于府署之門。”○[清][王夫之]《石崖先生傳略》:“及[夫之]有識而侍兄,先於[敞]者十餘年,[敞]所未及知而[夫之]知之。”◆4.佛教語。猶有情。○[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誦經‧釋法宗》:“[釋法宗],[臨海]人。少好遊獵,嘗於[剡]遇射孕鹿,墮胎。鹿母御箭,猶就地舐子。○[宗]乃悔悟,知貪生愛子是有識所同。於是摧弓折矢出家業道。”參見“有情”。

意識(意识),◆1.識見。○[漢][王充]《論衡‧實知》:“眾人闊略,寡所意識,見賢聖之名物,則謂之神。”○《北齊書‧文宣帝紀》:“[高祖]嘗試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抽刀斬之,曰:‘亂者須斬。’[高祖]是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此怪大佳,其意識在綺羅人上。”◆2.指先入之見。○[宋][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二:“子之所陳,心存意識,或欲周知,何從皆得?”◆3.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柳青]《銅墻鐵壁》第二章:“我那陣農民意識太重,總想回家安貼一下老娘。”○[韓北屏]《非洲夜會‧酋長的故事》:“大多數的酋長總有一定的民族主義意識,特別是那些偏僻的邊遠的地方。”◆4.覺察;感覺。○[阿英]《夜》:“她意識着這一定又是敵人在掃射自己的同志。”○[茅盾]《喜劇》一:“連同鄉會也是委員制了麼?他這才更明晰地意識到世界確是換了一個樣子了。”◆5.謂自覺抱有某種目的。○[冰心]《超人》:“隨手拿起一本書來,無意識的看着。”○[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五:“不過他咽住了,他怕[子彬]多心,以為他是有意識譏諷他。”◆6.佛教語。佛教六識之一,即由意根所起之識,亦稱法識。○[南朝][梁武帝]《淨業賦序》:“除此二障,意識稍明,內外經書,讀便解悟。”○[章炳麟]《國故論衡‧辨性上》:“意根之動,謂之意識。”

一面之識(一面之识),◆謂只見過一面,略有認識。○《宋史‧范純仁傳》:“[純仁]乞歸[許]養疾,[徽宗]不得已許之。每見輔臣問安否,乃曰:‘[范純仁],得一面識足矣。’”○《水滸傳》第八一回:“[宋江]道:‘[宿太尉]舊日在[華州]降香,曾與[宋江]有一面之識。’”○《何典》第二回:“[劉打鬼]有個娘舅,曾與[六事鬼]有一面之識。”○[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五:“[余幄奇],我無一面之識。那位‘軍人’便自告奮勇,替我當了說客,而居然也就說通了。”

眼識(眼识),◆1.佛教語。謂眼睛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南朝][梁簡文帝]《六根懺文》:“眼識無明,易傾朱紫。”◆2.眼光;見識。○[黃中黃]《孫逸仙》:“[李]([李鴻章])無理議之信念,復無觀察大局之眼識。”○[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然萌芽時代,豈能以今日我輩數千年後之眼識訾議之耶?”[郭沫若]《創造十年續篇》五:“[吳稚暉]的眼識的確精明,他於風塵中發現俊士。”

學識(学识),◆學問知識。○《梁書‧韋睿傳》:“汝文章或小減,學識當過之。”○[明][高明]《琵琶記‧才俊登程》:“且在此歇息片時,講些學識,說些志氣何如?”[廖仲愷]《錢幣革命與建設》:“主其務者,應用富有內外貿易學識經驗之專家。”○[郁達夫]《沉淪》:“受盡了千辛萬苦,積了十數年的學識,我回國去,難道定能比他們來胡鬧的留學生更強麼?”[巴金]《家》三九:“你到下面去,在學識和見聞兩方面,都會有很大的進步。”

心識(心识),◆1.心志。○[三國][魏][嵇康]《釋私論》:“然斯數子,皆以投命之禍,臨不測之機,表露心識,猶以安全;況乎君子無彼人之罪,而有其善乎?”◆2.才智。○[南朝][陳]徐陵《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孤雖庸薄不及通賢,猶曰生民寧無心識。”○[隋][薛道衡]《隋高祖頌》:“至於入穴登巢,鶉居鷇飲,不殊於羽族,取類於毛群,亦何貴於人靈,何用於心識?”◆3.心智。○[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白馬寺》:“有沙門[寶公]者,不知何處人也,形貌醜陋,心識通達,過去未來,預睹三世。”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數日,復又聞彼二人相謂曰:‘吾自食肉後,心識明達,觸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窮理。’”◆4.神志。○[唐][韓愈]《進撰平淮西碑文表》:“聞命震駭,心識顛倒。非其所任,為愧為恐。經涉旬月,不敢措手。”◆5.意識。○[許地山]《綴網勞蛛‧換巢鸞鳳》:“[和鸞]和[祖鳳]雖有主僕底名分,然而在他們底心識裏,這種階級的成見早已消滅無餘。”◆6.道家指與實體相對的精神。○[南朝][梁][江淹]《丹砂可學賦》:“輟陰陽於形有,傳變化於心識。”◆补义条目■意识到;内心觉察。○明刘洪谟《苏原先生吉斋漫录序》:“不佞承乏武林,與其嗣君備寮寀,見其質而不華,樸而不藻,恂恂雅韻,蓋嘗心識之爲名家駒,初不知爲先生子也。”

小識(小识),◆淺陋的見識。○《莊子‧繕性》:“小識傷德,小行傷道。”○[南朝][梁][庾黔婁]《答釋法雲書》:“狎其小識,晦茲大旨。”

相識(相识),◆1.彼此認識。○《荀子‧君道》:“以為故耶?則未嘗相識也。”○[唐][顧況]《行路難》詩之一:“一生肝膽向人盡,相識不如不相識。”○[元][薩都剌]《滿江紅‧金陵懷古》詞:“[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徐懷中《西線軼事》:“這幾位媽媽崗位不同,互不相識。”◆2.指彼此認識的人。○《禮記‧曾子問》:“相識有喪服可以與於祭乎?”[唐][杜甫]《復愁》詩之三:“萬國尚戎馬,故園今若何?昔歸相識少,早已戰場多。”○《水滸傳》第十六回:“再有幾個相識在裏面,一發請進後堂深處相見。”○[趙樹理]《實幹家潘永福‧經營之才三》:“[潘永福]同志在[中村]遇上了個老漢,也是舊相識。”◆3.互相識別。○[清][李有棠]《金史紀事本末‧群盜叛服》:“時遷[汴],賦斂益橫,[兩河]遺民群聚為盜,寇掠州郡,皆衣紅衲襖以相識,呼為紅襖賊。”

下意識(下意识),◆又名“潛意識”。心理學上指不知不覺、沒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是有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茅盾]《子夜》十四:“那喇叭的聲音似乎有些效力。最近車前的女工們下意識地退了一步。車子動了,然而女工們不再退卻。”○[巴金]《秋》十:“不過這種下意識作用並不能就說是假的。那些話不也是她從前說過的嗎?”

物識(物识),◆猶物色。訪求結識。○[孫中山]《建國方略‧有志竟成》:“當予肄業於[廣州]博濟醫學校也,於同學中物識有[鄭士良]號[弼臣]者,其為人豪俠尚義,廣交游,所結納皆江湖之士,同學中無有類之者。”

五識(五识),◆1.佛教語。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同色、聲、香、味、觸五境相合時所發生的五種感覺。○《梁書‧武帝紀下》:“三月己未,詔曰:‘朕四聰既闕,五識多蔽,畫可外牒,或致紕繆。’”[章炳麟]《建立宗教論》:“即五識見分正緣五塵以為相分之時,五識亦未嘗自起分別。”參閱[隋][智顗]《法界次第》卷上。2.佛教語。指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佛家以此說明眾生界和器世界的“妄現”。參閱[唐][元曉]《起信論疏》卷上。

無識(无识),◆I不懂;無知。○《孫子‧九地》:“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張預]注:“使人不可知也。”○《荀子‧法行》:“怨人者窮,怨天者無識。”○[楊倞]注:“無識者,不知天命也。”○《法苑珠林》卷一一二引《沙彌尼戒經》:“心閉意塞,世世愚癡,不值大道,其心無識。”◆II沒有標記。識,通“誌”。○《楚辭‧劉向<九嘆‧遠逝>》:“路曼曼其無端兮,周容容而無識。”○[洪興祖]補注:“識,音志。”

带贽字的男孩女孩姓名大全

通識(通识),◆1.學識淵博的人。○[晉][陶潛]《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之一:“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唐][孟棨]《<本事詩>序》:“聞見非博,事多闕漏,訪於通識,期復續之。”○[清][吳偉業]《壽王鑒明五十》詩:“通識曉世變,早計駭愚俗。”◆2.學識淵博。○《魏書‧儒林傳‧陳奇》:“[高允]與[奇]讎溫古籍,嘉其遠致,稱[奇]通識,非凡學所窺。”○[唐][劉肅]《大唐新語‧識量》:“[說]([張說])之通識,過於[魏徵]。”◆3.指廣博的知識。○[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第三章:“普遍史並非由專門史叢集而成,作普遍史者須別具一種通識,超出各專門事項之外而貫穴乎其間。”

天識(天识),◆猶本性。○[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文》:“遂使業習移其天識,世服沒其性靈。”○[唐][劉禹錫]《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能使學者,還其天識。”○[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至於近世,則知別有天識在人,虎狼之行,非其首事,而此風為稍殺。”

所識(所识),◆相識。亦指相識的人。○《禮記‧檀弓上》:“有殯……所識,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弔。”○《孟子‧告子上》:“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使見識(使见识),◆用計謀,使手段。常見於古代戲曲和白話小說。○《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一時見財起意,殺死丈夫,劫了錢,又使見識往鄰舍家借宿一夜,卻與漢子通同計較,一處逃走。”○[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摺:“若不是我使見識,一杯也那一跪,天那!可不將我這潑殘生早做了千死萬休。”○《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太師府裏使些見識,解救哥哥的事。”

識主(识主),◆識貨的買主。○《水滸傳》第七回:“值是值二千貫,只沒個識主。”

識中,◆见识;知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次復問奴婢貴賤,朗云:‘謹厚有識中者乃至十萬,無意爲奴婢問者止數千耳。’”

識遠(识远),◆識見遠大。語本[漢][王逸]《〈楚辭章句〉敘》:“故智彌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識遠。”○[宋][惠洪]《贈蔡儒效》詩:“懷高識遠不可屈,功成回首破甑墮。”

識有(识有),◆互相親愛。識,通“職”。○《詩‧王風‧葛藟》“亦莫我有”[漢][鄭玄]箋:“有,識有也。”○[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識有,即相親愛之謂。”

識義(识义),◆識知義理。○[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嵇康<言志>》:“哲人貴識義,大雅明庇身。”○[明][邵璨]《香囊記‧家門》:“傳奇莫作尋常看,識義由來可立身。”

識學(识学),◆識見;學識。○《北齊書‧崔達拏傳》:“[達拏]溫良清謹,有識學。”○《周書‧楊敷傳》:“性朗悟,有識學。”

識心(识心),◆1.知道心意。○[晉][陸機]《贈馮文羆遷斥丘令》詩:“出自幽谷,及爾同林。雙情交映,遺物識心。”◆2.佛教語。謂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宋書‧少帝紀》:“德業沖粹,識心明允。”○《壇經‧惠能童子問答惠能作偈》:“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明][李贄]《答周西岩書》:“或有或無,自是識心分別,妄為有無,非汝佛有有有無也明矣。”

識相(识相),◆1.知趣,會看風色行事。○[張天翼]《包氏父子》四:“要是[江樸]還那麼不識相,他就得‘武力解決’。”○[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六:“[老王]識相地退出他的臥房,在外邊把門帶上。”◆2.認識鑒別。○[郭沫若]《<屈原賦>今譯‧離騷》:“連草木的好壞都還不能辨清,說得美玉的臧否又豈能識相?”

識事(识事),◆瞭解事實;懂得事理。○[唐][劉知幾]《史通‧雜說中》:“夫識事未精,而輕為著述,此其不知量也。”○[宋][邵雍]《觀物吟》之三:“識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艱。”

識時(识时),◆見“識時務”。

識神(识神),◆佛教語。心識,心靈。○《魏書‧釋老志》:“凡其經旨,大抵言生生之類,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來,歷三世,識神常不滅。”○[明][葉憲祖]《北印說法》:“幾番塵世,識神一點不差移,只為那無明起妄,宿業成迷。”○[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二‧甲辰科首題》:“[朱氏]子弟俟其出場暫憩,漫叩曰:‘大人遴擇榜首,何以竟違初志?’[朱]驚起取卷讀之,歎曰:‘我繙閱時殊不覺也,蓋識神似為鬼物所掩矣。’”

識人(识人),◆識別人。○[明][海瑞]《興革條例‧戶屬》:“縱目力低下,未必識人,然朝夕相親近,聞見參互,較之提學取決於一日或勝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我爹爹最是識人,或者果是好人也未見得。”

識面(识面),◆1.相見。○[唐][韓愈]《答張徹》詩:“首敘始識面,次言後分形。”○[宋][陸游]《贈應秀才》詩:“辱君雪裏來叩門,自說辛勤求識面。”○[清][薛福成]《庸盦筆記‧軼聞‧河工奢侈之風》:“有為賓主數年,迄未識面者。”◆2.見過面;熟識。○[唐][韓愈]《順宗實錄四》:“[贄]居[忠州]十餘年,常閉門不出入,人無識面者。”○《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回:“看着路傍,專望一識面之人經過此地,便是救星。”○[茅盾]《虹》五:“從未有過一個僅僅識面的男子對她這樣地關切,這樣地熱心,並且這樣地努力想博她的歡心。”◆3.猶世面。○《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這死不見識面的貨。”

識靈,◆灵魂。○《六度集经》卷三:“衆生識靈,微妙難知,視之無形,聽之無聲。弘也天下,高也無蓋,汪洋無表,輪轉無際。”

識力(识力),◆識別事物的能力。○[明][鍾惺]《讀馬沖然民部詩喜贈》詩:“識力權古今,聲情具質文。”○[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昔人五岳之遊,所以開擴其胸襟眼界,以增其識力,實與讀書、學道、交友、歷事相為表裏。”○[朱自清]《詩文評的發展》:“這種客觀的態度,雖然是一般的,但如何應用這種態度,還得靠著者的學力和識力而定。”

識理(识理),◆辨認和理解。○《宋史‧王奭傳》:“[明皇]之無道,亦無敢言者,及奔至[馬嵬],軍士已誅[楊國忠],請矯詔之罪,乃始諭以識理不明,寄任失所。”

識舉(识举),◆賞識並舉用。○[漢][王逸]《九思‧傷時》:“遭[桓繆]兮識舉,才德用兮列施。”

識解(识解),◆猶見識,見解。○《北齊書‧永安王浚傳》:“[文宣]末年多酒,[浚]謂親近曰:‘二兄舊來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後,識解頓進。’”[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彼無識解,不知遠大。”○[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得[茗柯]一發其旨,而斯詣不滅,特其識解雖超,尚未能盡窮底薀。”◆补证条目■犹见识;见解。○《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净智师圆寂塔铭》:“是以河雒沙門,識解無此敏慧。”

識見(识见),◆見解;見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栖逸》:“[郗尚書]與[謝居士]善。常稱:‘[謝慶緒]識見雖不絕人,可以累心處都盡。’”[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某人在涵養上用功,某人在識見上用功。”○[吳組緗]《山洪》十七:“自己為什麼也和他們一樣沒識見呢?”

識機(识机),◆亦作“識幾”。◆謂知曉事物發生變化的幾微跡象。○[漢][蔡邕]《汝南周勰碑》:“然則識幾知命,可睹于斯矣。”○《文選‧禰衡<鸚鵡賦>》:“性辯慧而能言兮,才聰明以識機。”○[李善]注:“[王弼]《周易》注曰:‘機者,事之微也’。”○[唐][杜甫]《歸燕》詩:“春色豈相訪,眾雛還識機。”

識會(识会),◆識鑒。○《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昔[毛玠]之清公,[李重]之識會,兼之者公也。”○[劉良]注:“識會,謂識鑒也。”○[宋][蘇舜欽]《慶州敗》詩:“酣觴大嚼乃事業,何嘗識會兵之機。”○[明][趙南星]《覆李給事糾拾邪險貪肆疏》:“為照[湖廣]按察司僉事[管志道],識會高明,問學該博。”

識得(识得),◆懂得,知道。○《水滸傳》第三八回:“[李逵]雖然也識得水,卻不甚高。當時慌了手腳。”○《儒林外史》第一回:“況你埋沒在這鄉村鎮上,雖有才學,誰人是識得你的?”

識道(识道),◆1.識知聖道。○[漢][揚雄]《法言‧吾子》:“委大聖而好乎諸子者,惡睹其識道也。”○[晉][陸機]《嘆逝賦》:“感秋華於衰木,瘁零露於豐草,在殷憂而弗違,夫何云乎識道。”◆2.識途。○《文選‧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群,野雉晁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由衍識道,譙譙讙譟。”○[呂向]注:“鳥獸行識其道。”

識才(识才),◆識見及才能。○《三國志‧吳志‧陸遜傳論》:“予既奇[遜]之謀略,又歎[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

識本(识本),◆佛教語。謂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南朝][齊][張融]《答周顒書》:“未知高鑒,緣何識本?”

生識(生识),◆1.預見,先見。○[宋][袁世弼]《謁吳大帝廟》詩:“[長沙]兆生識,典午賴餘風。”◆2.生靈;百姓。○[唐][元結]《廣德二年賀赦表》:“陛下以慈惠馭兆庶,以謙讓化天下,凡所赦宥,皆允人望,凡所敦勸,皆合大經。生識之類,不勝大幸。”◆补义条目■知觉;认知。○《程氏遗书》卷十八:“問:‘喜怒出於性否?’曰:‘固是,纔有生識,便有性,有性便有情。無性安得情?’”

神識(神识),◆1.器局識見;精神智慧。○《晉書‧謝安傳》:“神識沈敏,風宇條暢。”○《北史‧裴矩傳》:“世父[讓之]謂曰:‘觀汝神識,足成才士,欲求宦達,當資幹世之務。’”[唐][劉知幾]《史通‧雜說中》:“蓋學者神識有限,而述者注記無涯。”◆2.神志;精神意識。○《北齊書‧高伏護傳》:“性嗜酒,每多醉失,末路逾劇,乃至連日不食,專事酣酒,神識恍惚,遂以卒。”○[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穴中有僵尸……夫物無不化之理,魄無不遷之道,而此尸無神識,事同木偶之狀,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遷矣。”○[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一》:“人有頸斷而不死者,神識未散耳,非關勇也。”◆3.神魂。○《太平廣記》卷二九五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安世高》:“[世高]神識還生[安息國],復為王作子。”○[明][李贄]《觀音問‧答澹然師》:“蓋凡津送亡僧者,皆緣亡者神識飛揚,莫知去向,故藉平時持戒僧眾誦念經咒以助之。”

身識(身识),◆佛教語。“六識”之一,由身體接觸外界事物所獲得的認識。佛教以身為觸根,故稱。○[南朝][梁][江淹]《贈煉丹法和殷長史》:“身識本爛熳,光曜不可攀。”參見“六識”、“六根”。

親識(亲识),◆1.親信賞識。○《東觀漢記‧馮勤傳》:“[魏郡]太守[范橫]上疏薦[勤]為郎中、給事尚書,以圖議軍糧,在事精勤,遂見親識。”◆2.猶親友。○[南朝][宋][謝惠連]《順東西門行》:“酌酪華堂集親識,舒情盡歡遣悽惻。”○[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十:“[杜祁公]罷相,居[南京],無宅,假驛舍居之數年……閭里吉凶慶吊,與親識之道[南京]者,相與燕勞,問遺之,禮未嘗廢。”◆3.親近熟識。○[清][吳偉業]《送何省齋》詩:“旁有親識人,通都走聲利,厚意解羈愁,盛言推名位。”◆补证条目■亲信赏识。○《北齐书·蔡儁传》:“蒼鷹亦知高祖有霸王之量,每私加敬,割其宅半以奉高祖,由此遂蒙親識。”

情識(情识),◆1.謂感覺與知識。○[唐][白居易]《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上下近遠,有情識者,法音所及,無不蒙福。”○[宋][沈括]《夢溪筆談‧神奇》:“人但知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區區世智情識窮測至理,不其難哉!”[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太和》:“而情識意見成乎萬殊者,物之相感有同異,有攻取,時位異而知覺殊,亦猶萬物為陰陽之偶聚而不相肖也。”◆2.猶情欲。○[明][宋濂]《<南堂禪師語錄>序》:“絕枝蔓,去町畦,而不墮於情識之境,不意大法凋零而能見斯人哉!”參見“情欲”。3.才情與識見。○[清][惲敬]《<大雲山房文稿二集>自序》:“至若[黃初]、[甘露]之閒,[子桓]、[子建]氣體高朗,[叔夜]、[嗣宗]情識精微。”◆补证条目■才情与识见。○《北史·序传·李玙》:“後汝南王悦爲司州牧,悦性質疏冗,情識不倫,朝廷以璵器望兼美,閑於政事,擢爲悦府長史,兼知州務。”

清識(清识),◆高見卓識。○《後漢書‧鍾皓傳》:“[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世說新語‧言語》“[裴僕射]善談名理”[南朝][梁][劉孝標]注引《冀州記》:“[頠]弘濟有清識,稽古善言名理。”○[裴仆射],名[頠],字[逸民]。○[宋][范仲淹]《上執政書》:“某觀今之縣令,循例而授,多非清識之士。”

氣識(气识),◆氣量和見識。○《資治通鑒‧周世宗顯德二年》:“惟[朴]神峻氣勁,有謀能斷,凡所規畫,皆稱上意,上由是重其氣識。”

目識(目识),◆看後即記住。○[唐][韓愈]《送孟秀才序》:“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吾固心存而目識矣。”原注:“識,音志。”

目不識書(目不识书),◆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六:“[李士寧]者,[蓬州]人,自言學多詭數,善為巧發奇中,目不識書,而能口占作詩,頗有才思。”亦作“目不知書”。○[清][侯方域]《豫省試策一》:“[後趙][石勒]目不知書,然常使人讀《漢書》,[勒]臥聽之。”參見“目不識丁”。

明識(明识),◆1.透徹瞭解。○《孔叢子‧陳士義》:“非信義君子明識窮達,則不可。”◆2.高明的見識。○《晉書‧荀勖傳》:“又嘗在帝坐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問膳夫,乃云:‘實用故車腳。’舉世伏其明識。”○[宋][曾鞏]《移滄洲過闕上殿札子》:“﹝[英宗]﹞雖早遺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識大略,足以克配前人之休。”○[明][郎瑛]《七修類稿‧義理一‧羲之子昂》:“余嘗觀[羲之]諫[殷浩]北伐書,喜其事理通暢,深中當時之弊;勸其輯和朝廷,又見明識遠略。”◆3.明理,有見識。○《南史‧劉穆之傳》:“其妻[江嗣]女,甚明識,每禁不令往。”○[宋][蘇轍]《潁濱遺老傳上》:“母[成國太夫人][程氏],亦好讀書,明識過人,志節凜然。”

名識(名识),◆指識鑒高的人。○《世說新語‧文學》“今《小品》猶存”[劉孝標]注引《高逸沙門傳》:“[殷浩]能言名理,自以有所不達,欲訪之於[遁]。遂邂逅不遇,深以為恨。其為名識賞重,如此之至焉。”

六識(六识),◆佛教所稱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而生見、聞、嗅、味、覺、知六種認識作用。“六識”為大、小乘之共說,而位於大乘八識中之前六識,故亦稱“前六識”。○[明]破慳道人《一文錢》第六齣:“內六塵,外六根,中六識,去縛解粘,立登般若。”○[清][龔自珍]《最錄列子》:“[列子]知西方有聖人矣,其曰:‘以耳視,以目聽。’曰:‘視聽不以耳目。’於聖人六根互用之法,六識之相,庶近似之,皆非[莊周]所知者。”參閱《成唯識論》五。

靈識(灵识),◆1.謂靈魂有知。○[宋][陳亮]《祭丘宗卿母碩人臧氏文》:“仰惟靈識,俯鑒精誠。”◆2.靈魂。○[金][元好問]《續夷堅志‧王登庸前身》:“﹝[劉氏]女﹞采桑墮樹下,傷重,氣未絕,而靈識已託生[王]家。”◆3.猶智慧。

理識(理识),◆1.為政之見識、見解。○《晉書‧周馥傳》:“[馥]理識清正,兼有才幹,主定九品,檢括精詳。”○《世說新語‧德行》“遂焚之”[南朝][梁][劉孝標]注引《阮光祿別傳》:“[裕]淹通,有理識,累遷侍中。”○《隋書‧元壽傳》:“若知非不舉,事涉阿縱;如不以為非,豈關理識?”◆2.猶理睬。○[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六章:“[生祿]就這神氣!不理識他,看他能怎?”

老相識(老相识),◆相識已久的人。○[李若冰]《在柴達木盆地》:“這一隊人中有我的老相識測量技術員[劉承昌]。”

带贽字的男孩女孩姓名大全

精識(精识),◆見解精確。○[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材理》:“辯給之人辭煩而意銳,推人事則精識而窮理,即大義則恢愕而不周。”○[唐][韓愈]《順宗實錄二》:“起居舍人[王叔文]精識瑰材,寡徒少欲,質直無隱,沈深有謀。”○《宋史‧呂溱傳》:“[溱]精識過人,辨訟立斷。”○[清][方東樹]《答葉溥求論古文書》:“真力不至,則精識不生。”

解識(解识),◆1.猶解釋。○[宋]本《<顏氏家訓>序》:“余曰:‘凡字以詮義,字猶未識,義安能見?旋云小小,頗亦匆匆。’眾乃謝余,令為解識。余遂作音義以曉之。”◆2.知曉;熟悉。○[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六:“舉箸,沙魚線甚俊。○[呂丞相]喜問:‘君解識此物耶?’”[清][吳偉業]《夜游虎丘劍池》詩:“轆轤夜半語空中,無人解識興亡意。”○[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別錄》:“予操普通語相與周旋,謂居[中國]久,言語風習,解識不少,近則經商於[香港]也。”

見識(见识),◆1.見解;知識。○[晉][袁宏]《後漢紀‧光武帝紀五》:“每幸郡國,見父老掾吏,問數十年事,吏民皆驚喜。令自以見識,各盡力命焉。”○[宋][張載]《張子語錄‧後錄上》:“自[孟子]後,儒者無他見識。”○《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他是有勢力的人,卻又醉了,怎與他一般樣見識。”◆2.指武藝。○[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一摺:“則俺這兄弟[張飛]誰近的,他端的有見識,使一條點鋼鎗敢與萬人敵。”○[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摺:“則說他有見識,則說他多智謀。”◆3.主意;計策。○《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又使見識往鄰舍家借宿一夜,卻與漢子通同計較,一處逃走。”○[元][劉伯亨]《朝元樂》套曲:“針線拘繫,縫半邊忘半邊,錯了見識。”○《西游記》第三五回:“那魔不知是個見識,只道是句老實言語,就將根本從頭說出。”◆4.認識我。○[漢][劉向]《列女傳‧齊宿瘤女》:“﹝[閔王]﹞使使者加金百鎰,往聘迎之。父母驚惶,欲洗沐,加衣裳。女曰:‘如是見王,則變容更服,不見識也,請死不往。’於是如故隨使者。”○[清][蒲松齡]《聊齋志异‧二班》:“[殷]狼狽而行,懼無投止。遇一媼來,睹其狀,曰:‘[殷先生]喫苦矣!’[殷]戚然訴狀,問何見識。媼曰:‘余即石室中灸瘤之病嫗也。’”◆5.謂接觸事物,擴大見聞。○《紅樓夢》第五二回:“[黛玉]笑道:‘帶來了,就給我們見識見識也罷了。’”[朱自清]《<經典常談>序》:“有一位外國教授說過,閱讀經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典一番。”

見精識精(见精识精),◆同“見經識經”。◆《金瓶梅詞話》第十一回:“卻被院中婆娘見精識精,看破了八九分。”

見經識經(见经识经),◆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醒世姻緣傳》第四八回:“[龍氏]方纔見經識經,漸漸的收了法術。”

高識遠見(高识远见),◆見“高見遠識”。

高識(高识),◆1.高明的見識。○《晉書‧謝鯤傳》:“[鯤]少知名,通簡有高識,不修威儀,好《老》《易》。”○[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二:“[盧多遜]父有高識。”○[清][梅曾亮]《上某公書》:“伏計盛暑就道,明公高識遠度,必能坦然。”◆2.指見識高明的人。○《三國志‧魏志‧鍾會傳》“[會]弱冠與[山陽][王弼]並知名”[南朝][宋][裴松之]注:“[弼]之卒也,[晉景王]聞之,嗟歎者累日,其為高識所惜如此。”○[宋][秦觀]《贈蹇法師翊之》詩:“天都九經緯,人物如紡績。豈無仙聖游,但未見高識。”

高見遠識(高见远识),◆謂見識高遠。○[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聖人高見遠識,固不可以小智測度也。”○《三國演義》第四八回:“[元直]如此高見遠識,諒此有何難哉!”亦作“高識遠見”。○[宋][王楙]《野客叢書‧王珪母妻識見》:“其高識遠見,甚非常人所能及者。”○[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摺:“況他元是[鄱陽]大盜出身,無甚麼高識遠見。”

高才遠識(高才远识),◆才能高超,見識深遠。○《三國志‧魏志‧和洽傳》“清醇有鑒識”[裴松之]注引[三國][魏][周斐]《汝南先賢傳》:“[召陵][謝子微],高才遠識。”亦作“高才卓識”。○《隋唐演義》第七六回:“﹝[上官昭容]﹞果是高才卓識,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況臣等。”○[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續編‧護花律師》:“我最先所認識的律師,都是有高才卓識的,他們都是從西洋法政大學畢業回來的。”

耳識(耳识),◆1.佛教語。“六識”之一。指耳根對聲境所發生的識別作用。○[清][吳偉業]《贈劉虛受》詩之一:“悟物談功進,忘情耳識空。”○[清][龔自珍]《<蒙古象教志>序》:“而此[震旦]耳根非劣,耳識非殊,雖有高僧,不臻神悟,故撰《象教志》,專以推尊因明門中聲明一門,而非讚歎夫食肉衣黃,墮邪師見也。”參見“六識”。2.猶賞識。○[郭沫若]《卓文君》第二景:“哼!‘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我那麼恭維他,他才不大耳識我。”

對識,◆方言。介绍相识。○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我跟你们对识一下,这是兴顺号掌柜娘蔡大嫂!”

東不識(东不识),◆亦作“東不訾”。◆傳說為[舜]友之一。○《尸子》卷下:“[舜]得友五人,曰[雄陶]、[續耳]、[柏楊]、[東不識]、[秦不空],皆一國之賢人也。”○《漢書‧古今人表》作“東不訾”。按,[舜]友或作六人,或作七人,姓名用字也各有异。參閱[宋][王應麟]《小學紺珠》、[清][孫星衍]《尸子校集》。

朝識(朝识),◆朝中有識之士。指朝官。○《南齊書‧陸澄傳》:“[澄]謏聞膚見,貽撓後昆,上掩皇明,下籠朝識,請以見事免[澄]所居官。”

常識(常识),◆普通知識。○[孫中山]《建國方略》三:“凡欲固結吾國之人心,糾合吾國之民力者,不可不熟習此書。而遍傳之於國人,使成為一普通之常識。”○[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五:“詩之外還有詞,詞原可以不讀,如果為求常識起見,想讀,也好,就讀《白香詞譜》吧。”

才識(才识),◆才能識見。○[晉][葛洪]《抱樸子‧遐覽》:“既才識短淺,又年尚少壯,意思不專,俗情未盡。”○[唐][韓愈]《謝許受王用男人事物狀》:“臣才識淺薄,詞藝荒蕪,所撰碑文,不能備盡事跡。”○[清][惲敬]《古今人表書後》:“蓋古人多以絕人之才識,百慮千計而筆之於書。”

不學無識(不学无识),◆沒有學問,缺乏見識。○[宋][葉適]《故樞密參政汪公墓志銘》:“大理少卿[朱斐]對上,指大理寺為詔獄。公論‘[斐]不知職業何事,不學無識’,竟罷[斐]。”○[明][陶宗儀]《輟耕錄‧檄》:“[世皇]《下江南檄》枚舉[賈似道]無君之罪,[宋]國臣民其不誠服者與。其文曰:‘……不學無識,舞術弄權。’”◆补证条目■没有学问,缺乏见识。○宋范祖禹《唐鉴》卷四:“勣本群盜,不學無識,可爲將而不可爲相,以輔少主,居伊周之地,非其任矣。”

不識之無(不识之无),◆[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後以“不識之無”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阿英]《胡沙隨筆‧土山灣黑市》:“因此輩係竊偷而來,兼以不識之無,遂至無全帙者。”○[李健吾]《<李廣田選集>序》:“《廢墟中》,寫一個不識之無的木匠,愛打老婆,老婆也讓他打;他有氣無處泄,她也就讓他泄。”◆补证条目■○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后以“不識之無”形容人不识字或文化水平很低。○清黄景仁《除夕述怀》诗:“有兒名一生,廢學增癡憨。曾不識之無,但索梨與柑。”

不識相(不识相),◆不知趣,不知好歹。○[葉文玲]《籬下》:“不識相,早晚有你的好果子吃。”

不識時(不识时),◆猶不識時務。○《金瓶梅詞話》第十四回:“[花子虛]不識時,還使小廝再三邀請。○[西門慶]一徑躲的往院裏去了,只回不在家,[花子虛]氣的發昏,只是跌腳。”

不識面(不识面),◆沒有見過面。○《世無匹》第三回:“[金守溪]聽[干白虹]三字,雖不識面,那義勇之風,藉藉在耳。”○[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三:“吃過飯,他仍和[小喜]躺在床上,一邊吸料子,一邊准備應酬這位不識面的綠林豪俠。”

不識東家(不识东家),◆“不識東家丘”的略語。相傳[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識[孔子]為聖人,稱之為“東家丘”,後以“不識東家”謂不識近鄰是聖賢。○[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荀濟]人非[許]、[郭],不識東家,雖復莠言自口,未宜榮辱也。”

不識得有(不识得有),◆古方言。無,沒有。○[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唐]世[梁太祖]未建國前,[崔禹昌]擢進士第……[梁祖]以其有莊墅,必藉牛,乃問曰:‘莊中有牛否?’[禹昌]曰:‘不識得有牛。’意是無牛。以時俗語‘不識得有’對之。○[梁祖]大怒曰:‘豈有人不識牛?謂我是村夫即識牛,渠則不識,如此輕薄,何由可奈!’”

不識(不识),◆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鄭玄]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韓愈]《閔己賦》:“行舟楫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魯迅]《<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异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2.[西周]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鄭玄]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补义条目■(—zhì)■不处理,不主持。識,通“職-職”。○《晋书·哀帝纪》:“帝雅好黄老,斷穀,餌長生藥,服食過多,遂中毒,不識萬機,崇德太后復臨朝攝政。”

不打不相識(不打不相识),◆謂經過交手,相互瞭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水滸傳》第三八回:“[戴宗]道:‘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兄弟。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識。’”[陸文夫]《不平者》:“上次鬧了點誤會,還記在心裏?不打不相識嘛。來,裏面坐。”

表識(表识),◆標記;標幟。○《漢書‧王莽傳下》:“初,京師聞[青]、[徐]賊眾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三國志‧吳志‧周魴傳》:“並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使山兵吏民,目瞻見之。”○[清][蔣士銓]《第二碑‧賡韻》:“當日[籛公]移藩倉卒,只立一碑表識而去。”

半面之識,◆只见过一次面的相识。指相交不深。○《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小人自姓崔名寧,與那小娘子無半面之識。”○《禅真后史》第六回:“尊駕從何處來?似有半面之識。”○清李玉《一捧雪·勘首》:“莫懷古犯罪之繇,小將亦不敢代辯,後日自有公論。但何得以懷古半面之識,遂陷繼光一網之誅?”参见“半面”。

八識田(八识田),◆謂八識產生之處,猶言胸中、心田。○[宋][強幼安]《唐子西文錄》:“[司馬遷]敢亂道卻好,[班固]不敢亂道卻不好。不亂道又好是《左傳》,亂道又不好是《唐書》。八識田中若有一毫《唐書》,亦為來生種矣。”○[明][沈德符]《野獲編‧吏部‧士大夫華整》:“蓋八識田中,帶此結習,不能剷也。”參見“八識”。

八識(八识),◆佛教法相宗術語。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亦名六根。末那為第七識,意謂執持我見。阿賴耶為第八識,意為藏,謂能藏一切法,即所謂神識、性靈,合稱八識。○《天地八陽神咒經》:“云何名八識?眼是色識,耳是聲識,鼻是香識,舌是味識,身是觸識,意是分別識。六根是六識。舍藏識,阿賴耶識,是名曰八識。”○[清][龔自珍]《最錄八識規矩頌》:“師復念言法相宗大綱在八識,大緯在四分,乃製此頌一十二章,分四大支,初三頌眼等識,次三頌意識,次三末那,次三賴耶。”○[章炳麟]《國故論衡‧明見》:“[孫卿]又曰:‘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經理也。’其能知八識者矣。”

八合識(八合识),◆蒙古語中的突厥語借詞,義為師父,源於古漢語“博士”。常見於[元]代典籍。○《元代白話碑集錄‧一二三五年盩厔重陽萬壽宮聖旨碑三》:“仙孔八合識,你不揀擇出來那甚麼,你底言語不信底人你識者。”“仙孔八合識”,意即仙人師父,系對道士的尊稱。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3089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