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孩起名正文

朱姓女孩缺水高分名字大全

名字虽仅二三字,然其所蕴涵的学问却深浅高低,各有乾坤。

朱姓女孩缺水高分名字大全

大概没人会否认,起名字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虽说名字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然大道至简,看似仅二三字的名姓,其所蕴涵的学问,却深浅高低,各有乾坤。高者扶摇上云端,什么易经玄学、五行八字,让人云里雾里;低者飘转入泥滩,诸如张三李四、阿猫阿狗,低到了尘埃里。莫以为低者就没文化,其实,以“猫狗”之类命名也是有其理论依据的,据旧时的一种说法,中国有许多妖魔鬼怪,专喜捉拿有出息的孩子,所以起名不能太高调,要贱而俗,鬼怪们才会放你一马,不来为难。所谓“贱名长命”,是自古以来的共识,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学问?

昔时取名的大任,总要降落于家族中最有学问之人。既然幸而被视为“饱学之士”,故难免要掉掉书袋。因此,过去人取名,总喜欢在《论语》《诗经》等名篇中找,以显示取名者的腹笥深厚。这就像今天的父母为孩子取名,急着去乱翻《康熙字典》一样。不是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么?可见《诗经》中佳句多多,任意翻上数页,总有一款适合你。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还有历史学家傅斯年,作家邵洵美,以及获诺奖的屠呦呦等,他们的名字就皆取自于《诗经》。其他像作家施蛰存,诗人戴望舒,名字则分别取自《易经》和《离骚》。还有宝岛台湾艺人胡因梦,我猜一定是撷取了李白的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

任何时候的取名,总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私塾之后,四书五经不再是必读课本了,所以名从经句中出的风气也逐渐式微。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国”“爱国”“新国”的特别多,以毛泽东诗词佳句入名,用得巧自然也平添生气。但任何事最怕“一窝蜂”,取名亦要避热避俗,再好的句子,也架不住滥用,像《诗经》中的“纫秋兰以为佩”,《诫子书》中的“宁静以致远”,都是雅词,但如果大家都叫“佩兰”或“致远”了,就没那么特别了。我想,这世上的字词本没有雅俗之分,只是用得人太多了,雅词也就成了俗句。

名字为父母所赐,通常总是伴随一生,不会轻易更改。旧时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名字也同样,遵从而不改换,自然是对父母的尊重。当然,凡事皆有例外。如果人生的道路或志向有了重大变革,那么改一下名字,也算是一种人生重启的标记。所以,出家人都要剃度、另起法名,因为削发更名,即告别“旧我”的告白,若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规划”吧。

除了重大抉择后的改名,还有一些人,是境遇不佳、创业不顺、功名不就、恋爱不成……于是逐渐怀疑起自己的名字了,期望通过改名,能变换运气,一扫昔日之疲软。于是,专门就会有一些所谓精通易学五行的风水算命师或起名大师应运而生。任何名字,经“大师”的一掐一算,总归是有所欠缺的,不是缺水就是缺土,或是什么时候会来一“坎”。然后被算者开始忐忑不安,恳求大师“仙人指路”……其实你是什么也不缺,而是大师“缺金”或“缺德”的花样罢了,至于那一“坎”,没准就是大师为你挖的。最后自然是付钱请“大师”改名,各得其所,至于改名后实际情况如何,那只有天知道了。

起一个好名,相伴一生,自然是一本万利的好事。若此请教一下高人,似也无可厚非。起名无非是求寓意别致,吉祥嘉好,避生涩拗口,重复俗套罢了。由于名字的应用,大半还用来称呼,所以,考虑念读的音韵节奏,朗朗上口也很重要。不过,尤要警惕的,是名字的谐音“陷阱”。譬如有的各取父母的姓氏为孩子取名,正好一个姓朱,一个姓魏,那么起“朱魏”倒还好,若是叫“魏朱”就大大不妥了。还有的名字,当时看是嘉名,后由于新事物新词汇的出现,也会冒出新的尴尬。如过去人的名字中,因父母梦见了熊或凤凰之吉兆,故常有“梦熊”“凤梧”之类的词,来寓意美好。如有位女士叫“艾凤梧”,本来蛮有诗意,如今却时常被开玩笑,朋友会问她:你有弟弟的话,是不是该叫“艾凤禄”啊?也有的会说,现在都已经“苹果X”啦,你什么时候升级啊!(管继平)

原地址:https://9qiming.com/qm/37364.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