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孩起名正文

姓氏徐取缺金女孩名字

“千家弦诵和潺湲,万户芸窗对翠微。”

大埔,旧称万川,因群山环绕,溪流众多而得名。河流两岸群峰对峙,谷底三江汇流,灵山秀水诞生了岭南的人文秀区。

姓氏徐取缺金女孩名字

大埔客家人传承了中原汉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千百年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唐宋以来,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进士59人,举人298人。“一腹三翰院”“一门两总理”“一家三将军”“一期四主席”“一县五院士”“一门九清华”等人文佳话不胜枚举。

时至近代,大埔又走出了众多影响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外交家何如璋,实业家张弼士,科学家郑度、饶芳权,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学艺术家更是举不胜举,他们成为了今天大埔人的骄傲与荣光。

文风鼎盛

民国至今走出将军121名 当代两院院士5名

经历时光洗礼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蜿蜓曲折宛如迷宫般的鹅卵石路,别具风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观……走进大埔县百侯镇,如同进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筑、民俗博物馆。漫步其中,一幅幅颇具客家风情的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百侯镇旧称“白堠”,清康熙年间,当地进士杨之徐取“白堠辖地,出百位诸侯”之寄意,提议将“白堠”改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古往今来,百侯镇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提起当地流传的“同堂七魁”“同榜三进士”“一腹三翰院”等佳话,几乎每个村民都能娓娓道来。

“百侯镇是大埔县人才辈出的写照,自明代以来,大埔便是人文蔚起的地方。大埔客家人传承了中原汉人崇文重教的传统,重视人才培养,所以文风鼎盛,英才辈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

姓氏徐取缺金女孩名字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记载:“按客家人文的中心,每随时代的变迁而异其地域,赵宋一代,当以汀州八属及韶州各属为其代表,知名人物如长汀邹应龙、杨方,宁化雷观等,皆足以代表客人一部分的精神。朱明一代,则以惠汀各属,及赣南各客家住地,以及潮州的大埔为人文的中心。即就晚明各忠逸文人而论,如宁化李世熊、雷羽上,上杭刘坊,宁都易堂三魏,永安钟丁先,大埔杨开、王兴、郭辅,皆足以表现客家固有的种族思想。降及清代,客家的文物中心,渐由汀韶惠各州,而移于嘉应及大埔二地。”大埔人文地位之重可见一斑。

据史料考证,从宋朝至清朝,大埔科举中榜代不乏人。大埔洲都人张昌裔于北宋宣和六年中进士,大埔洲都人张雷于南宋嘉定七年中进士……明代“父子两进士”(饶相、饶与龄),清朝“一腹三翰院”(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

迄至近现代,大埔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外交家何如璋,才女范荑香,实业家张弼士,教育家邹鲁,科学家郑度、饶芳权,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学艺术家更是举不胜举,让人不禁为大埔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所叹服。

据不完全统计,唐宋以来,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进士59人,举人298人;民国时期至今,大埔一共出了国共两党的将军有121名。现当代这里曾出过两院院士5人。

“长期以来,大埔客家人无论固守本土、辛勤耕耘,还是向外发展、反哺家乡,都在为‘大埔家底’添砖加瓦,造就大埔客家人共有的人文财富。”大埔县长寿文化研究会会长袁光明说。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大埔客家人在县内、国内其他地方、海外各有约50万人口。

“大埔是‘3个50万’财富的涌出之地,对近现代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汉民族各支系中,这方面虽然难以进行类比,大埔客家人未必是独占鳌头,但起码数得上优秀。人才是人文财富中最宝贵的,也是大埔今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袁光明说。

群贤蔚起

“一腹三翰院”“一门九清华”等佳话经久流传

旧时大埔一直流传一句俗语——“三样钱不能少。”其中就包含读书的钱。大埔县历来重视教育,旧时卖粮田供给子弟读书的风气很普遍。

明嘉靖五年,大埔县属潮州府管辖。“当时民间有‘大埔不认潮’的说法,仅从科甲方面说是大埔客家人不自卑,敢于超越潮人。可见过去科举时代,大埔文风之盛。”袁光明说,明万历三十八年,在大埔老县城茶阳镇竖起的“父子进士”牌坊,就是大埔文教初步繁荣的一个标志。此时大埔已有了书院。

姓氏徐取缺金女孩名字

据《大埔客家源流》记载,起于明代的良好文教势头并未因改朝换代而遭受大的波折,在清代也得到进一步提速。除书院、官学、义学外,各地纷纷办私塾,“一腹三翰院”“同科五进士”等美谈佳话轰动一时。

清末,废科举,设学堂,再到民国时期,办学之风已遍及全县。“过去大埔县内教育事业非常发达,各乡村除了乡立的公学之外,差不多每姓都有族立的小学,这乡立和族立的学校,是每乡每族的文化中心。”袁光明说。

崇文重教之风为大埔孕育了不少名人志士,其中邹鲁就是大埔客家后代读书成才的典范。

滚滚汀江水,葱葱天印山。大埔县旧县城茶阳古镇屹立其间,邹鲁诞生、成长于此地。邹鲁的母亲很重视督促、培养其刻苦学习精神。空闲之际,从不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看热闹,而是领其前往住宅隔壁孔庙玩耍。平日,那里人迹罕至,邹鲁的母亲便娓娓诉说自己所知的圣贤豪杰故事,告诫儿子应当志存高远,敦品勤学。正如千千万万的客家妇女一样,邹鲁的母亲坚守贫寒、含辛茹苦地教育孩子读书,邹鲁终成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材。

邹鲁一生,先后创办过大埔县乐群中学(大埔中学前身)、潮嘉师范学堂及中山大学,并两任中大校长,时人称之“诗书画三绝”,他也是中国国民党元老、辛亥革命功臣、民国时期的杰出教育家。

此外,在客家地区崇文重教的大气候下,“父子双进士”“一腹三翰院”“一门两总理”“一家三将军”“一期四主席”“一县五院士”“一门九清华”等人文佳话不胜枚举,可谓群贤蔚起,铸就了当地的动人传奇。“这与当地的环境和深厚的客家文化传统以及家风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肖文评说。

如今,在大埔县昔日的老县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茶阳镇,父子进士石牌坊庄重古朴、气势不凡。与牌坊相对应的是大埔中学,每天上下学时学生们都要从这进士牌坊穿过,朗朗读书声,延续着大埔县祖辈们的愿望,不断激励后人续写大埔更加灿烂的人文篇章。

文脉传承

兴教助学蔚然成风 每个乡镇都有田家炳捐建的学校

达则兼济天下。“近年来,大埔在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事业、交通水利、城乡面貌、民生福祉等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与广大海内外乡贤的支持和努力是分不开的。”袁光明说。

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而来,经历五次大迁徙,从北往南,穿山向海。到了异国他乡,吃苦耐劳的客家人闯出一片天地者不在少数。待功成名就之时,也不忘回报家乡,在家乡投资助学,在普及教育的同时,带来了现代化教育,让梅州的学子们开拓眼界。

姓氏徐取缺金女孩名字

其中出生于大埔县高陂镇银滩村的慈善家田家炳就是其中的楷模。田家炳18岁起不辞艰苦,先后辗转越南、印尼、香港等地艰辛创业,凭着坚毅精神和辛勤耕耘,创办化工企业,成为业界翘楚。1982年,田家炳在香港创立田家炳基金会,以“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为宗旨,致力捐办社会公益事业,尤重教育。

改革开放后,田家炳做的第一件事是建设家乡。从田家炳大桥开始,他接连捐资兴办各类有益民生的工程,创办医院、电视台、电视广播中心、少年宫、妇幼中心、轮渡码头、水电站等民生项目,捐助幼儿所、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卫生学校、电视大学等学校。

“在大埔,每一个乡镇都有一所田家炳中学。”袁光明说,仅在家乡大埔,田家炳就捐资近3亿元,捐建中学11所、小学22所、幼儿园3所、桥梁128座、道路6条,还有医院等。

据统计,田家炳已累计捐资超过10亿港元用于内地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其中教育所占的比例高达90%。他还捐出了自己名下80%的资产。“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这是田家炳先生最常讲的一句话。

如今,在田家炳先生等老一辈侨领的影响下,大埔不断涌现出新时代杰出乡贤,始终关注、鼎力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并带动更多海内外乡贤加入公益队伍,为家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期梅州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听闻梅州鼓励有条件的镇筹办教育基金后,大埔乡贤邓振龙立马表示响应号召,支持家乡教育,即刻认捐1000万元支持大埔县桃源镇成立教育基金会。受田家炳的影响,邓振龙等杰出乡贤也一直以田老先生为学习的榜样,学习田老先生一生倾情教育、回馈家乡、回报社会。

“他们的经历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精神却有惊人相似之处:体现了客家人的勤学坚定,家国情深的伟大情怀。”肖文评说。

这在大埔籍院士中也有很好的体现。2016年,从大埔县茶阳镇走出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与广东鸿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院士工作站协议,这也是梅州首个院士工作站,饶芳权院士及其团队运用实用性研究成果,来提升梅州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梅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姓氏徐取缺金女孩名字

◎相关

大埔人文佳话

明清以来,大埔科第蝉联,人文鼎盛,是潮属诸县中佼佼者。新学兴起以后,大埔客家人更是崇尚科学知识,重视人才培养,文风愈炽,英才迭出。“一腹三翰院”“父子双进士”“一门两总理”“一期四主席”“一门九清华”的美谈至今传颂不衰。

【一腹三翰院】

杨之徐是清乾隆年间轰动江南远播海内外“一腹三翰林”的父亲。

杨之徐有七子,杨之徐与继妣饶氏生三子:五子杨缵绪、六子杨黼时、七子杨演时均是翰林,故被称为“一腹三翰林”。

【父子双进士】

“父子进士”顾名思义,即父亲、儿子都是进士。父亲饶相,广东大埔县茶阳镇人,明代嘉靖十四年中进士,授予中书舍人,外任于云贵。

饶相的长子饶与龄,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曾试政都察院。

为了表彰饶相和饶与龄,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在茶阳镇学前街兴建了“父子进士”石牌坊。

【一门两总理】

李光耀,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被尊为新加坡的“国父”,曾担任新加坡总理31年、内阁职务52年,推动新加坡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李显龙,李光耀之子,新加坡政府总理、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祖籍广东大埔县。

【一期四主席】

1945年,大埔同时出了四位省主席,分别是:广东省主席罗卓英、热河省主席范汉杰、湖南省主席吴奇伟、安东省主席赵公武。

【一门九清华】

素有“梅花姓氏”之称的三河坝汇城村,陈姓算是一家大姓。而陈氏宗祠“光远堂”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因此被当地人所钦羡,其中尤以陈明绍“一门九清华”而声名远播。

陈明绍和夫人及子孙三代10人,除一个孙媳就读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外,其余9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而且都卓有成就。其中陈明绍的儿子陈虎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院长、教授,如今已退休;儿媳妇葛德玉也是清华学子,在北京联和大学商务学院任教授;女儿陈安和女婿均毕业于清华,后以访问学者身份从北京工业大学赴美,如今留在美国。孙辈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大孙子陈凡是清华大学1991届毕业生,现任职中非银行,其妻宋晔系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小孙子陈鹰1993年清华大学土木系建筑管理专业高材生,现任职于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马吉池

【摄影】何森垚

【通讯员】刘招迎 罗文燕

【作者】 马吉池;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原地址:https://9qiming.com/qm/3791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