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孩起名正文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当白起在战场上挥剑下令坑杀数十万人的时候,恐怕不会想到自己今后的结局和他们一样,或许比他们还要惨,白起一个让列国胆寒的名字,在那段硝烟纷起的历史中,只要提到白起的名字,后人自然就会想到:战必胜,攻必取这六个字,白起是上天赐给秦国的一把利剑,秦国用白起扫平群雄,最终一统天下,而白起却功成身死,白起是幸运的,因为他出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白起出生的时候,秦国已经非常强大了,商鞅变法让秦国迅速崛起,成为了七国之中最有希望统一全国的诸侯国,秦昭王野心勃勃,在商鞅死后,秦昭王继续采用商鞅的国策,继续贯彻变法,最终使白起营造了一个属于他的舞台。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白起在对韩国魏国联军作战的过程中,采取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最终灭敌24万人,并俘虏了魏国大将,这让秦昭襄王大喜,而这场战争也让白起一战成名,从此白起一发不可收拾,率军与楚国作战多次,最终逼的楚王纳土求和,楚国在白起的强烈打击下,最终一蹶不振,虽有雄心,但直到灭亡也没有翻过身来。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后来在长平之战中又坑杀赵军四十万,一时之间遍地冤魂,而白起的手上也沾满了鲜血,诸侯将白起比作魔鬼,听到白起的名字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白起的辉煌是靠千万人的累累白骨一点点堆积起来的,但是让白起没想到的是,自己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再高的军事才能也敌不过阴谋暗算,再出色的本领在帝王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个工具。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来想一举灭掉赵国,于是继续进兵,围困邯郸,韩国和赵国非常恐惧,无奈只好贿赂秦国的相国范雎,并对范雎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雎便打破了白起的计划,让韩赵两国割地求和,白起从此对范雎心生怨言,而范雎也心知肚明,对白起也非常不满,二人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后来秦昭王向继续讨伐赵国,于是便派白起前去主战,但是白起却推辞不就,并劝秦王说此时再攻打赵国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了,经过长年累月的征战,虽然赵国国力空虚,但是我们也有很大的消耗,如果继续和赵国纠缠,恐怕别的诸侯国会趁虚而入,但是秦昭王却没有听从白起的建议,继续攻打赵国,后来果然楚国和魏国率十万大军攻击秦军,秦军损失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对白起便心有不满,认为白起是在嘲讽自己,后来秦军多次战败,秦昭王又急又气,将所有的火气全部撒在了白起身上,此时的白起正在家养病,但是秦昭王却强行命令白起出征,白起只好从命,结果走在半路上,范雎在秦王面前进谗言,在秦王强逼白起出征这件事上大作文章,说了九个字就要了白起的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这一句话虽然简短,但我相信范雎一定是琢磨很久了,因为这句话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他既没有搜罗白起的罪证,也没有说白起要谋反,只是用这几个字渲染了一下白起的情绪,让秦王以为白起对自己的决定不服气,而有余言这三个字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到底还有什么话要说呢?当然是怨言了,领导做的决定白起竟然不服从,而且还对自己有怨言!白起你能力再强,可我还是你的老板!

白起名字女孩三个字

秦昭襄王早就对白起有所不满了,白起在此次出征之前其实已经失去了信任。所以死是早晚的事情,而范雎正是利用了昭襄王对白起的不满,只用了九个字便起到了借刀杀人的效果,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敌人不在战场,而在内部,最锋利的武器不是刀剑,而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弦外之音。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3830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