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孩起名正文

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凉快吗?

免费算命 女孩起名 2022-03-12 4 0

2017年立秋时刻为8月7日15时39分,是晚立秋,按老话,今年立秋以后是不是还要热一段。

古代谚语中提到的早立秋、晚立秋应该指的是农历上立秋的早晚,而不是一天中的早晚。 节气表示了天气现象,直接关系到农时,而且,每一个节气在阳历中的时间是固定的,因为阳历是按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制定的。立秋在每年的八月七日或八月八日。

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凉快吗?

立秋之后,空调病预防有三:

首先,立秋以后,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

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

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 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凉快吗?

衣:立秋穿衣需注意“春捂秋冻”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

“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秋冻”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

食:不宜大补 少辛多酸

刚入秋不宜大补,应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主,为秋冬寒冷季节进补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凉快吗?

立秋后喝什么?

蒲公英桂花茶,润肺止咳,养生润燥

取蒲公英(叶2.0g)、绿茶(龙井0.8g)、桂花(0.2g)做成蒲公英桂花茶,泡水喝即可。

蒲公英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消炎、对各种炎症类疾病均有效果,尤其是蒲公英叶,清肝利胆效果尤佳。因吸烟引起的口腔炎症、口气、胃炎等均能对症缓解。

经常吸烟的人血液状态通常都不太好,这也会影响到肺部健康,绿茶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可调节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达到清理血液的作用。

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无毒,入脾,肺经,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止咳化痰、清肿散瘀之功效。可适用于吸烟引起的痰饮喘咳等症。

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凉快吗?

蒲公英包谷须茶,去火消炎,利尿散结,降糖祛湿

取包谷须1g,蒲公英根0.4g,玉竹0.3g,玫瑰花0.3g,碾碎后做成蒲公英包谷须茶包,每日取一包泡水代茶饮。

包谷须就是被大家扔掉的玉米须,民间常用于茶药膳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癌、降血压等作用。为加强包谷须治疗糖尿病过程中,保护肝脏的作用,与蒲公英搭配使用,蒲公英可以促进肝脏排毒,避免服药对肝脏的损害。其次,蒲公英多糖有降糖的作用,可以调理血糖。玉竹是很好的养阴生津的药材,玉竹含有的甾甙,还有强心的作用。玫瑰花性温,既可以中和茶中的寒性,还有很好的温胃活血的作用。

日常用蒲公英包谷须茶泡水代茶饮,既能达到对茶叶的味蕾方面的满足,又能同时帮助降低血糖,保护高血糖损伤的肝脏,降低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对肾脏和心脏同时起到保护作用。

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凉快吗?

蒲公英薏苡仁茶,解暑祛湿,健脾益胃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蒲公英薏苡仁茶包即可。

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对湿邪偏胜者,可以与竹叶同用。

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芡实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

槐米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收敛,消炎,镇痛。绿茶不发酵,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祛湿效果最佳!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之效,健脾祛湿效果佳!

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凉快吗?

尾参茶,滋阴润燥

魏晋时期的药书《大明本草》里面记载:尾参“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

《中药大辞典》记载现代临床应用尾参强调其:"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养胃之功"。

《临床实用中成药》记载,近年来研究其"降血旨、强心、抗衰老"之功,亦逐渐被发现。

尾参味甘多脂,质柔而润,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而且尾参中所含的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尾参含有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多种甙类和氨基酸、锌、锰等营养物质,具有保护心脏、血管,清理体内垃圾,延缓衰老等作用。

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凉快吗?

立秋养生重点

要保证睡眠时间,有条件的都要午睡

夏养心的“心”并非完全现代医学里“心脏”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因为气温过高则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情况,所以这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春夏防暑湿、秋冬防肺燥

涉水淋雨会造成水湿之邪气入侵人体;多食甘腻之品会造成水湿内停机体之患。因而防“暑湿”的“湿”是既要防外水湿之邪气,亦要防水湿内停之患。

原地址:https://9qiming.com/qm/560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