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起名正文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近些年,国内很多人总是拿蒋经国,去和邓小平作比较。

且不论俩人的军事能力,单单是今天的“台独”分子,便是蒋经国所一手造成,小蒋要负主要责任。

蒋经国到了晚年弥留之际,躺在病床上时日无多,才知道自己看错了李登辉。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蒋经国)

对于中国人来说,大一统的思想烙印在骨子里,从夏朝开始的家天下,到秦始皇的帝制社会,再到民国短暂出现的联邦制。

而这联邦驻,其中代表人物就是阎锡山、陈济棠、赵恒惕等人,再有就是咱们今天文章的主人公蒋经国。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烙印,蒋家父子也都希望中国统一。

而李登辉的掌权之路,应该说成是骗子之路……起初是在一次私人宴会上,蒋经国和几位朋友一起吃饭,搞农业出身的李登辉,参加了这次饭局。

蒋经国枭雄一世,一直在谋划着如何实现祖国统一,这时候他发现李登辉是个人才。

毫无疑问,蒋经国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跟李登辉越聊越投机,于是让李登辉去搞农业,搞完农业之后,去解决市区拥堵问题。

蒋经国对李登辉盯得非常紧,不仅亲自考察此人,还派遣心腹监视李登辉,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

1978年,蒋经国掌权台湾,他每次下乡考察的时候,身边都带着李登辉,俨然将其当做接班人。

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蒋经国和身边的那些元老、呆的时间越长、越发现人家身上的缺点;而和李登辉这种人,呆的时间短,越是能发现此人所谓的“优点”。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可蒋经国万万想不到,等李登辉掌权之后,便露出了狰狞的獠牙,直接就把国民党的老底子给刨了,和“台独”分子狼狈为奸,拆了蒋介石的铜像,摘了蒋经国的画像。

美国人评价说:李登辉掌权之后,一改从前文雅谦和的学者面目,逐渐为强悍和霸道所替代,他对蒋经国反台独的背叛,将让台海两岸的政治局势变得危险……

紧接着,蒋纬国蒋二爷回来了,想要扳倒李登辉,却被人家一拳干掉,毫无还手之力。

可悲可叹,从百年前的兴中会再到同盟会,再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几代人的基业一朝化为乌有……错就错在蒋经国看人有误,认为李登辉能继承他的遗愿,实际上恰恰相反。

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拿蒋经国跟邓小平作比较,恐怕不太合适吧?邓小平慧眼识人,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李登辉那大猪腰子脸,哪怕是街上的算命神棍看到,都知道不是好人。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说完以上铺垫,由此开始咱们今天的文章,且看蒋经国的曲折一生,以及他逝世之后,邓小平的评价。

而这一切的一切,要从蒋经国的生父生母说起……

蒋介石十三岁那年,和十八岁的毛福梅结婚,拜完天地之后,新郎官就出去捡炮竹,和小伙伴一起玩去了。

不得不说,毛福梅具有中国女性身上大部分的优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可也不知道咋回事,她偏偏跟蒋介石性格不合,所以俩人经常打架。

毛福梅第一次怀孕,就是因为挨了蒋介石一脚,因而不幸流产。

按照蒋经国的回忆:父亲抓着母亲的头发,从二楼一直打到一楼。  

从蒋介石的性格来看,典型的杀手出身,他脾气暴躁出手狠辣,所以和原配打架,也是意料之中的。

且说蒋介石出去闯荡之后,毛福梅孝敬婆婆、操持家务、勤勤恳恳……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毛福梅)

1909年夏天,蒋母王采玉找算命先生打了一卦,结果那先生说:“你们蒋家这个贵子,必须得原配所出……而你儿子没问题,以后肯定了不起,关键就在孙子……”

王采玉一寻思,感觉算命先生说得太对了,于是带着儿媳毛福梅,就去上海找蒋介石。蒋母不仅想着第二代,还很操心第三代,这才有了蒋经国的出手。

蒋介石在日记里说:我恨不得出家当和尚……见到毛福梅之后,浑身都跟着发毛……奈何母命难违。

且说毛福梅怀孕之后,婆婆赶紧将儿媳带回老家,生怕夫妻俩又打架。1910年4月27日,蒋经国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

也有部分史学家说,蒋介石其实不怎么喜欢蒋经国,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儿子的性格与长相,都随了母亲而不是父亲。

1921年6月4日,蒋母逝世之后,蒋经国才看到父亲归来,还带了个陌生的弟弟,其实蒋经国对这俩人,都挺陌生的。

后妈陈洁如,仅仅比蒋经国大了四岁,所以犹如大姐姐一般,俩人关系非常好。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陈洁如)

毫无疑问,蒋经国童年是幸福的,深受蒋家女人的宠爱。

蒋经国自幼喜欢苏联,喜欢共产国际的革命思想,国民党的元老也都很喜欢蒋经国,俨然去苏联留学,是这孩子较好的选择。

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竖起大旗联俄联共,获得了苏联的支持和赞赏。孙中山去世之后,苏联决定开办一所大学,以孙中山的旗帜,来培养中国年轻人。

这才有了莫斯科中山大学,而该校招生的时候,鲍罗廷手里有三十个名额,一股脑都给了国民党的官二代。

蒋经国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苦难之路,即将开始……

1925年10月,蒋经国进入中山大学,加入苏联共产党,学校里都是中国籍的留学生。

邓小平是在1926年从法国启程去往苏联,1月17日进入莫斯科,插班进入中山大学的七班。

这个班级当中名人很多,而最有名的两位同学,便是邓小平和蒋经国,俩人其实印象很不错。(当时邓小平叫邓希贤)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蒋经国和冯玉祥的女儿冯弗能情投意合,俩人坠入爱河结为夫妻,在校园当中有了一段甜蜜时光。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国内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

蒋介石在国内反共,但他的儿子蒋经国在苏联呢,在共产国际的手中,结果可想而知。

妻子冯弗能,想要改造丈夫蒋经国,一起回到国内;蒋经国想要改造冯弗能,一起投入共产党的怀抱,夫妻缘分也就走到了尽头。

老爹反共反苏,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蒋经国马上表态,与反革命老爹一刀两断。蒋经国发表声明说: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现在他是我的敌人了……

八一起义之后,蒋经国就申请回国,因为不少人都走了,但是苏联没批准,因为他的事只有斯大林能定。

再加上蒋介石在国内,总是惹恼苏联共产党,所以蒋经国被送到了西伯利亚……

蒋经国回忆说:历史上很少有像我这么苦的人。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其实想想也是,小时候深受蒋家女人的宠爱,在苏联却进入了西伯利亚,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1935年,蒋经国已经做了机械厂的副厂长,晚上回去睡觉的时候,看到一群流氓堵住了一位少女。

这姑娘是孤儿,小时候就父母双亡,而且长得水灵灵非常漂亮。

蒋经国英雄救美,其实俩人应该说是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相知相爱,就这样走到一起。

门当户对自然谈不上,但肯定算是郎才女貌。俩人在3月15日举办了简单的仪式,分到了一间很小很小的房子。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关于蒋经国的回国之路,他首先要感谢张学良……因为张学良起了最大的作用。

在西安事变之后,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两党一致抗日。既然国共合作了,苏联自然会放人。

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苏联和国民党必然一致利益,双方共同对抗日本人,保护斯拉夫人的后院。

而咱们中共也从中帮忙,所以1937年3月25日,蒋经国一家三口,在共产国际代表康生的陪同下,才算回到了中国。

蒋经国回顾过去,整整在苏联呆了十二年,他说:这给我的教训,深烙我心,永远都不会淡忘。

这时候,就要看宋美龄了,毕竟蒋经国去苏联的时候,她还瞧不起蒋介石呢,而今做了蒋介石的妻子。

蒋经国又是蒋家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而且这也很快就上升到了国家大事的层面。倒是蒋介石的家庭地位可以,他早在西安事变写遗嘱的时候,就告诉儿子对妈妈好点,老蒋放出去的话,小蒋焉能不听?

所以4月20号杭州见面会,倒是举行的非常顺利,一大家子关系很亲和,三叩行大礼咣咣磕头,蒋经国一口一个妈妈,一口一个妈妈,叫得是山响……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宋美龄流产之后就再也未孕,而今捡了个儿子儿媳还有孙子,至于她心里的滋味,估计也只有她本人清楚喽。

宋美龄望着儿媳妇,既然来到了中国,那就改个中国名字,所以改名为蒋方良。还有一说,是蒋经国为妻子改的名字。且不论两种说法哪个是真的,总之蒋方良的名字,其实起得一般。

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在1938年担任赣县县长。以他的本事来说,在穷地方的确能够大展拳脚。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蒋经国的原因之一,毕竟在赣县做得的确不错。

可蒋经国到了上海之后,就开始处处碰壁,上海的一群大佬,不吃小蒋这一套。老蒋费尽心力才搞定宁波财阀,一刀一刀在恩人身上放血;小蒋也想去放血,这些财阀谁会答应?

总之,在搞经济方面,蒋经国跟咱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没有可比性的。

俩人对比的话,邓小平的军事能力举世皆知,刘邓大军横扫半个中国,又前去西南剿匪,人生路上三起三落。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要说蒋经国对中国没有贡献,那肯定也是错误的,他对我国台湾省的贡献非常巨大,尤其是经济方面。

号称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经济,主要就是蒋经国一手创造,今天的“台独”分子吃着锅里的饭,责骂着做饭的人,着实可恨……不过这也是题外话了。

世界上最长的戒严就发生在台湾,也是蒋经国一手解除,他主政台湾期间,较重视本土人才,大量启用台湾本省本地的官员。蒋经国推行五菜一汤,被称之为“梅花餐”收敛台湾省官员的奢侈浪费之风。

蒋经国每年下乡走访两百多次,而且总是喜欢微服私访,穿着简单朴素,深入群众当中。

有一次单独开车出去,有人招手想搭车,所以他捎带着载了对方一程,一路上相谈甚欢。下车的时候,那人给了十块钱的油费。

其实在1973年的时候,蒋介石已经退居二线,蒋经国在处理台湾的大小事务;也是在这一年,咱们大陆的毛主席,让邓小平复出。

邓小平和蒋经国,当年中山大学的同学,而今隔海相望,俩人展开了连番较量。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因为周恩来病重,所以他的多数工作,都由邓小平代理。有个细节是:周恩来进手术室的时候,还拉着邓小平的手说:你做得比我好。

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邓小平早就做好准备,他很想实现两岸统一,而且也倾向于和平统一,所以他曾对记者说:优先考虑和平方式。

咱们大陆这边,有许多国民党的元老,他们一直在联络海峡对岸的蒋经国,希望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问题。

蒋介石已然老朽,蒋经国总揽台湾的军政大权,他断然拒绝了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而且拒绝和大陆有所接触。美国记者去台湾省采访,蒋经国直接就说,和中共谈判等于自杀。

蒋介石因病去世之后,蒋经国则成为台湾省“总统”而且在就职典礼之后,仗着美国人的支持,依旧拒绝大陆释放的善意。

也就是说,蒋经国是站在美国人的肩膀上,去跟大陆叫板。而对于邓小平来说,釜底抽薪势在必行。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当年随着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就已经重锤对岸的蒋介石;而随着邓小平访美,同样谈起了台湾问题。

在美国总统卡特看来,这个选择题非常简单,死保台湾省?还是交好大陆?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犯浑。

蒋经国并不知道,邓小平已经和卡特,达成了多项秘密协议。

中美建交一事,早就摆在了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办公桌上,只剩下签署名字。

1978年12月16日的凌晨三点,蒋经国在睡梦当中,突然被手下叫醒。

美国那边的台湾所谓“大使”,说是有紧急的事情要联络蒋经国,而蒋经国接了电话,才知道天亮之后,中美建交……既然中国只有一个中国,美国就不会再承认、台湾的“国家”地位。

很显然,在外交方面,邓小平一拳就把蒋经国打趴下。

与此同时,这一国际机密,不知是谁泄露给了股市,以至于天还没有亮呢,台湾股市就一落千丈。

蒋经国雷霆暴怒,但对此也无可奈何,因为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总统只要脑子不傻,也知道选择中国大陆,而不是中国小小的台湾省。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太阳总要升起,在天亮之后,也就有了那《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俨然是历史大势所趋。而在这一过程当中,邓小平的贡献自然很大。

美国在这一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蒋经国愤怒归愤怒,但台湾终究是美国的棋子,需要的时候推着国民党走两步,不需要的时候就搁置原地。

咱们大陆这边的徐向前元帅,他身为国防部长,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宣布,停止炮击金门。

著名的《告台湾同胞书》随即发表,咱们大陆这边的廖承志,写了一封公开信,给了蒋经国老弟,希望开始第三次国共合作。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廖承志)

这里面的历史内幕就复杂了,具体经过如下: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和廖仲恺等人一起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是西安事变之后,两党一致抗日,枪口对外;而这第三次国共合作,则是邓小平和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发起。

在辈分方面,廖承志喊蒋经国一声老弟,那也是理所应当,廖承志想要去一次台湾,和蒋经国当面谈一谈。

蒋经国正在气头上,断然拒绝廖承志赴台,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明确拒绝第三次国共合作,并且又老调重弹,拿起他父亲蒋介石的一番言论,抹黑共产主义。

愤怒归愤怒,蒋经国也清楚地知道,如今大陆希望两岸人民进行更多的接触,而这对台湾经济必定是有利的。

除了经济之外,还有就是政治,蒋经国天真地幻想着,如果两岸人民加深交流,台湾这边去往大陆旅游的、大陆去台湾旅游的、一来一回之间,便可提升台湾在大陆的影响力,进而激发所谓的“民主和自由”。

其实咱们这边的邓小平,对于蒋经国的这些想法,可谓是知根知底,自信的中国共产党,岂会害怕这一套?

以上便是“两岸三通”的历史背景,如果把此事比做成一场大戏,邓小平就是搭台的总设计师。

咱先说个后话:两岸三通仅仅是开局,如果蒋经国能够多活十年,接下来便是两岸统一……然而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邓小平首先释放善意,他在1981年的时候,派人去修缮蒋介石的故居和祖坟。

前文说过,蒋经国是出生在奉化溪口,而且抗日战争时期,他的母亲毛福梅也惨死在日寇轰炸之下,从废墟当中扒出来的时候,遗体惨不忍睹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蒋经国为母亲写的碑文,发誓找日本人报仇)

蒋经国是大孝子,跟奶奶和生母的感情深厚,而大陆修了蒋介石故居和祖坟之后,随即拍了一组照片。

在这出大戏当中,邓小平是总导演,廖承志俨然是台上的主角,随即派人将那一组照片,送到台北的蒋经国手中。

综上所述,蒋经国是对大陆,抱有浓浓敌意和极高警惕的。

蒋经国是如何放下敌意的呢?第一,大陆改革开放,他钦佩邓小平;第二,蒋介石一直认为祖国不可分裂;第三,当时台湾经济发达,大陆尚且落后,如果两岸统一之后,那当真是前途无限。

而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前,他几年前就说过:“北京做好了和台北谈判的准备……”

蒋经国看到了大陆邓小平的诚意和魄力之后,也就逐渐放下了内心的敌意。既然国共双方要谈判,这时候就需要有个中间人,在两岸来回传话。

蒋经国认为,做中间人最合适的人选,那自然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属于是不二之选,双方关系非常好。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在此之前,李光耀每当到台湾的时候,就会跟蒋经国一番长谈,每次都多达几个小时,俩人自然会谈起中国统一。

而李光耀和邓小平,关系自然也很好,邓小平搞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地方便借鉴了新加坡的经验。

多年前,邓小平就让李光耀帮忙转达:向自己中山大学的同学蒋经国致以问候。

也就是说,李光耀早就在两岸走动,他也深知两岸关系的重要性。

1984年9月26日,中国和英国达成协议,关于香港回归一事,俨然已经成了定局“一国两制”的方针,未来即将会在香港实施。

对于这些大事件,蒋经国自然是看在眼里,所以在1986年的时候,在台湾见到了李光耀,俩人又是一番深入交谈。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同学到对手,蒋经国逝世后,邓小平九字评价

也是在这一天,蒋经国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告诉了新加坡的李光耀,俩人相互交流,改正不足之处。这也就为未来,两岸三通打下了基础。

在1987年10月14日,几万台湾人开始申请,想要去往对岸的大陆探亲,这正是蒋经国想要看到的。

蒋经国的想法显然很天真,他希望台湾人去了大陆之后,能够从大陆的内部,改变中共的政治体制。他认为道理很简单,大陆没有台湾富裕,如果想和台湾一样富裕,那就改变体制。众多周知,事实和蒋经国的期待,已经证明是恰恰相反。

两岸统一俨然是大势所趋,蒋经国也想加快这一过程,可他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重用李登辉……晚年病重的时候,才说自己看错了人。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因病逝世,两岸统一突然变得复杂困难,李登辉登台之后,露出了“台独”的青面獠牙。

邓小平说:“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有过两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三次的合作,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如果蒋经国还活着,两岸统一绝非像今天这样困难。

原地址:https://9qiming.com/qm/647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