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店铺起名正文

平「平」067

免费算命 店铺起名 2022-03-13 4 0 067

子平,◆傳說[宋]有[徐子平],精於星命之學,故後世術士宗之。一說,[子平],名[居易],[五季]人,嘗與麻衣道者[陳圖南]同隱[華山]。見[清][翟灝]《通俗編‧藝術》。因即以“子平”指星命之學。是一種根據星象或人的生辰八字推算人的命運的迷信方法。○《西游記》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與我推看五星。”○[清][董潮]《東皋雜抄‧海昌陳相國二則》:“﹝相國﹞素善子平,遂索其二女干支,歸舟推之。”○[絲弦]《空印盒》第三場:“婆母年老去世了,就給奴家講‘子平’。”參閱[清][顧張思]《土風錄‧子平算命》。

一平,◆謂一歸平定。○《文選‧王粲<登樓賦>》:“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李善]注:“《尚書》曰:王道正直。○[孔安國]曰:王道平直也。”按,王道一平,指王朝的統治恢復正常狀態。

小不平,◆指身體稍有不適。○《資治通鑒‧漢武帝征和二年》:“上嘗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上嘿然。”○[胡三省]注:“小不平者,體中微有不適也。”

天平地成,◆1.謂[禹]治水成功,地正其勢,天循其時。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夏書》曰‘地平天成’,稱也。”○[杜預]注:“《夏書》,逸書。地平其化,天成其施,上下相稱為宜。”○《孔子家語‧五帝德》:“﹝[舜]﹞命二十二臣,率[堯]舊職,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守四海。”◆2.謂萬事安排妥當,天下太平。○[南朝][陳]徐陵《勸進元帝表》:“其[文]昭[武]穆,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業也如此。”

天平,◆1.衡器。杠杆兩頭懸以盤,一盤置所稱物,一盤置砝碼,以稱物體。現代天平靈敏度甚高,多用於實驗室等。○[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摺:“拿來上天平彈着,少少少,你這銀子則十四兩。”○《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而今這銀子在這裏,拿天平來請少爺當面兌。”◆2.泛指衡量的標准、尺度。○[艾青]《<艾青詩選>自序》:“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語言的天平。”

天成地平,◆比喻萬事安排妥帖,天下太平。○《尸子》卷上:“正名去偽,事成若化。苟解正名,天成地平。”○[唐][楊炯]《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家給人足,天成地平。”參見“天平地成”。

水平面,◆完全靜止的水所形成的平面。亦指跟這個平面平行的面。

水平(\水準),◆1.水面平靜。○《管子‧侈靡》:“水平而不流,無源則速竭。”○[唐][劉禹錫]《插田歌》:“水平苗漠漠,演火生墟落。”○[元][王惲]《游華不注記》:“是日也,天朗氣淑,清風徐來,水平不波,鳴絲歌板,響動林谷。”◆2.指同水平面平行。○[蕭軍]《八月的鄉村》九:“對面那個隊員也開始向他們這邊走過來,步槍變換了位置,不水平地橫在手裏。”○[魏巍]《東方》第六部第八章:“[小鋼炮]乘勢來了個水平投彈,轟隆一聲,敵人的自動槍停止了。”◆3.古代測定水平面的器具。○[唐][李靖]《衛公兵法》卷下:“水槽,長二尺四寸,兩頭及中閒鑿為三池……以水注之,三池浮木齊起,眇目視之,三齒齊平,則為高下準……計其尺寸,則高下丈尺分寸可知,謂之水平。”○[宋][蘇軾]《論八丈溝不可開狀》:“三縣官吏文狀稱[羅適]、[崔公度]當初相度[八丈溝]時,只是經馬行過,不曾差壕寨用水平打量地面高下。”◆4.指示水位的標志。○[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四》:“[宣武門]子城內,如培塿者五,砌之以磚……[京]營舊卒云:‘此水平也。京城地勢惟[宣武門]最低,衢巷之水,遇雨,皆匯于子城。每夜雨太驟,守卒即起,視此培塿,水將及頂,則呼開門以洩之。’”◆5.指在某一方面所達到的高度。○[陳毅]《在天津新河某部營房夜宿》詩:“大軍威武多雄壯,訓練水平更繁難。”○[巴金]《在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發獎大會上的講話》:“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不斷提高自己文化水平和藝術修養。”

生平,◆1.素來;有生以來。○《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涉]及左右生平數聞[張耳]、[陳餘]賢,未嘗見,見即大喜。”○[明][陶宗儀]《念奴嬌‧九日有感次友人韻》詞:“眼底生平空四海,倦拂紅塵風幘。”○[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劉全》:“今日雖蒙覆庇,生平實未識荊。乞示姓字,以圖啣報。”○[魯迅]《野草‧秋夜》:“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2.一生;終身。○[南朝][梁][何遜]《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詩:“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蕩。”○[明][沈德符]《野獲編‧言事‧一人先忠後佞》:“此兩人先以迕中官廢,後以附中官用,所得幾何,而生平掃地矣。”○[周而復]《白求恩大夫》三:“他生平沒有進過學校。”◆3.指心性;心志。○[唐][王績]《田家》詩之一:“[阮籍]生平懶,[嵇康]意氣疏。”○[金][元好問]《弘州贈曹文子玉》詩:“來往[襄][陰]從此始,剩將歌笑慰生平。”○[清][孫枝蔚]《竹中》詩之三:“白頭無嗜好,綠竹足生平。”○[孫中山]《革命原起》:“時予本可由[太平洋]潛回,則二十餘日可到[上海],親與革命之戰以快生平。”◆4.生年,在世之年。○[唐][金獻貞]《海東故神行禪師碑》:“﹝導師﹞生平七十有六,[大曆]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終於[南岳][斷俗]之寺。”參見“生年”。◆5.交情;交往。○[清][吳下阿蒙]《斷袖篇‧俞大夫》:“其為孝廉時,悅一豪貴家歌兒。與其主無生平,不欲令知。”◆6.生前。○[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少頃弟婦甦,言恍惚中,見小姑自帷中出,笑容舉止,宛肖生平。”

生活水平,◆指人們享受物質、文化生活的高低程度。○[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三:“我們准備在幾年內……使全體農民達到中農和中農以上的生活水平。”○《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萊陽縣河洛水沐頭制訂增產計劃的經驗》:“按照社員的一般生活水平,作出了賣糧食、油料、肥料給國家的計劃。”

上平,◆1.舊時書牘中遇尊稱之詞時,另行抬寫,與上行齊平,謂之上平。○《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凡詔命、制書、奏事、上書諸稱[燕王]者,可皆上平。”◆2.《切韻》、《廣韻》、《集韻》等韻書,因平聲字多,分為上、下兩卷,稱上卷為上平,稱下卷為下平。○[元][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凡例》:“舊韻上平、下平、上、去、入五聲,凡二百六韻,今依《平水韻》併通用之韻,為一百七韻。”◆3.漢語平聲字的聲調分為陰平和陽平兩種。稱陰平為上平,陽平為下平。

人平,◆按人平均。○《人民日報》1984.7.2:“誰能想到,耕耘在這孤島般爛海灘上的水上人家,去年集體收入竟達八十三萬元,只拿出一部分作社員分配,人平收入就達到了二千八百四十元。”

平一公,◆度量衡的別稱。○[宋][陶穀]《清异錄‧器具》引《博學記》:“度量衡,[有虞]所不敢廢,《舜典》同一度量衡。○[孔安國]注謂丈尺斛斗斤兩,今文名曰平一公。”

平一,◆1.亦作“平壹”。平定,統一。○《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休烈,平一宇內,德惠修長。”○《北史‧隋紀下》:“方今區宇平壹,文軌攸同。”○《通志‧食貨二》:“[晉武帝]欲平一[江]表,時穀賤而布帛貴,帝欲立平糴法。”○《元典章‧禮部二‧服色》:“本臺看詳,自平一[江]南以來,凡遇春秋朔望拜奠,諸儒各衣深衣,執事陪位,行之已久。”◆2.同一。○[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文》:“此倫序通允,禮俗平一,上獲其用,下得其和。”

平文,◆猶散文。○[宋][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一》:“往歲士人多尚對偶為文,[穆][修][張景]輩始為平文,當時謂之古文。”○[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九:“方古文未行時,雖小簡亦多用四六,而世所傳[宋景文公]刀筆集雖平文而務為奇險,至或作三字韻語,近世蓋未之見。”

平頭車(平头车),◆車名。○[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般載雜賣》:“[東京]般載車,大者曰太平,上有箱無蓋。其次有平頭車,亦如太平車而小……酒正店多以此載酒梢桶矣。”

平頭(平头),◆1.凡計數逢十,如十、百、千、萬等不帶零頭,俗謂之齊頭,亦稱平頭。○[唐][白居易]《登龍尾道南望憶廬山舊隱》詩:“青山舉眼三千里,白髮平頭五十人。”○[元][燕公楠]《摸魚兒》詞:“又浮生平頭六十,登樓悵望[荊楚]。”○[清][趙翼]《五十初度》詩:“里居荏苒四經春,忽作平頭五十人。”◆2.作詩的聲病之一。○《南史‧陸厥傳》:“[約]([沈約])等文皆用宮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製韻,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明][胡震亨]《唐音癸籤‧體凡》:“平頭謂第一字與第六字同聲,第二字與第七字同聲。”◆3.頭巾名。參見“平頭小樣巾-平頭小樣巾”。◆4.代指奴僕。○[宋][陸游]《兀坐久散步野舍》詩:“赤腳舂畬粟,平頭拾澗柴。”○[明][湯顯祖]《紫釵記‧回求馬僕》:“好教你垂鞭接馬玉童扶,衣箱別有平頭護。”○[清][錢謙益]《<唐祖命詩稿>序》:“[祖命]別余之[溧水],而遣平頭裹糧以候余文。”○[清][黃景仁]《苦暑行》:“平頭搖扇不可得,拔劍驅蠅聊爾爾。”參見“平頭奴子”。◆5.猶平常,普通。○《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6.謂不分高低。○[史芬]《羅炳輝將軍生平》二:“官司判了個平頭,雙方都沒輸贏。”◆7.男子髮式。頂上頭髮留的稍長,剪平,從腦後到兩鬢的頭髮全部推光。◆补证条目■代指奴仆。○《太平广记》卷二六二引唐无名氏《王氏見闻·杨铮》:“錚每行,僕馬甚盛,平頭騎從騾,擕書袋。”

平說(平说),◆陳說評論。○《後漢書‧范升傳》:“時尚書令[韓歆]上疏,欲為《費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詔下其議,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見於[雲臺]。帝曰:‘[范博士]可前平說。’”

平水,◆1.平治水利。○《後漢書‧百官志五》:“郡縣有水池及魚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魚稅。”○[宋][曾鞏]《工部尚書制》:“今中臺起曹,實踐其任,矧屯田、虞衡、平水之職,莫不隸焉。”◆2.指銀子的標准成色。○《鏡花緣》第十一回:“老兄且慢,銀子的平水都錯了。”◆3.集市名。○[在浙江][紹興]東南,傍[平水溪]。○[唐]時已成市,見[唐][元稹]《〈白氏長慶集〉序》。附近盛產茶,名為“平水茶”。◆4.舊[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的別稱,以城西南有[平水]支流得名。○[金][元]時稱[平陽]所刻書籍為“平水板”。

平事,◆1.平常之事。○[漢][王充]《論衡‧商蟲》:“蟲食他草,平事不怪,食五穀葉,乃謂之災。”◆2.兩國間友好相遇之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及[宋][向戌]將平[晉][楚],[聲子]通使於[晉]”[晉][杜預]注:“為國通平事。”◆3.指評議事情。○[清][魏禧]《賣酒者傳》:“里中有數聚飲,平事不得決者,相對咨嗟。”

平生,◆1.平素;往常。○《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唐][杜甫]《夢李白》詩:“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周立波]《懶蛋牌子‧去抓趙子彬》:“人人都知道,[趙子彬]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錢,好看娘們。”◆2.指平素的志趣、情誼、業績等。○[晉][陶潛]《停雲》詩:“人亦有言,日月於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唐][裴度]《中書即事》詩:“鹽梅非擬議,葵藿是平生。”○[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三:“[唐子方]自有平生,他日不煩諸曲筆!”◆3.舊交;老交情。○[唐][楊衡]《送鄭丞之羅浮中習業》詩:“何當真府內,重得款平生。”○[宋][蘇洵]《與歐陽內翰第三書》:“年近五十始識閣下,傾蓋晤語,便若平生。”○[清][張元賡]《張氏卮言‧陳友石》:“大人閱其字跡,稱善,即邀至舟中,茶罷對奕,歡若平生。”◆4.一生;此生;有生以來。○《陳書‧徐陵傳》:“歲月如流,平生幾何?晨看旅雁,心赴[江][淮];昏望牽牛,情馳[揚][越]。”○[唐][韓愈]《遣興聯句》:“平生無百歲,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紂平話》卷下:“[南宮适]用盡平生氣力死戰。”○[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這可以說是[朱延年]平生第一筆生意。”

平身,◆行跪拜禮後起立站正,謂之“平身”。○《元史‧禮樂志一》:“曰‘拜’,曰‘興’,曰‘平身’。”○《前漢書平話》卷中:“引[通]見[漢王]。拜舞畢,[高皇]賜[通]平身。”○[太平天國][洪仁玕]《英杰歸真》:“遂傳令府官兩傍排列,引進跪呼千歲後,請安道禧畢,平身旁立。”

平日,◆平時;平常的日子(區別於特定的日子,如假日、節日等)。○《漢書‧汲黯傳》:“大將軍聞,愈賢[黯],數請問以朝廷所疑,遇[黯]加於平日。”○《宋書‧沈攸之傳》:“何其平日輈張,實輕[周][邵],爾時恭謹,虛重皇戚。”○[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平日春闈較才藝,策名屢獲科甲。”○[清][吳騫]《扶風傳信錄》附錄[阮升基]《修宜興縣舊志》:“榻前有女子言有夫婦緣,故來相訪,述[許生]家中平日事甚悉。”○[張天翼]《夏夜夢》:“跟平日一樣,她又來了那一套。”

平人,◆1.平民百姓。○《後漢書‧皇甫規傳》:“臣每惟[賢]([馬賢])等擁眾四年,未有成功,懸師之費,且百億計,出於平人,回入姦吏。”○[李賢]注:“平人,齊人也。”○[唐][白居易]《兩朱閣》詩:“憶昨[平陽]宅初賜,吞併平人幾家地。”○[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有[護橋龍][宋彬]打死平人,解到了也。”○《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重利剝民,威逼平人身死幾案。”◆2.普通人,一般人。○《太平廣記》卷三○五引[唐][戴君孚]《廣异記‧李佐時》:“須臾[堪]至,禮謁薀藉如平人。”○[清][袁枚]《新齊諧‧判官答問》:“[謝鵬飛]以[仁和]廩生為陰間判官,晝如平人,夜則赴冥司勾當公事。”○[魯迅]《墳‧科學史教篇》:“景教適以時起,宣福音於平人。”◆3.無罪之人,良民。○《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友謙]妻[張氏]帥家人二百餘口,見[紹奇]曰:‘[朱氏]宗族當死,願無濫及平人。’”[元][鄭廷玉]《後庭花》第四摺:“他共[李順]渾家姦情密,教平人正中拖刀計。”○《明史‧田爾耕傳》:“[爾耕]廣布偵卒,羅織平人,鍛鍊嚴酷,入獄者率不得出。”○[華偉生]《開國奇冤‧公審》:“住了!你們不必株累平人!”◆4.地位相等的人。○[宋][蘇轍]《書論》:“使天下之人各陳其所知,而守其所學,以議天子之事……使天下皆信以為如此,而後從事,其言回曲宛轉,譬如平人自相議論而詰其是非者。”○[宋][洪邁]《夷堅甲志‧犬嚙張三首》:“﹝[張三]之妻﹞後殺其子婦,婦家詣縣訴,縣檄尉檢尸,小婢出呼曰:‘床下又有死者,可併驗也。’獄具,以倡非正室,與平人相殺等,尸於[唐州]市。”◆5.無病之人。○《素問‧平人氣象論》:“[黃帝]問曰:‘平人何如?’”[王冰]注:“平人,謂氣候平調之人也。”○《醫宗金鑒‧張仲景<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注:“平人,無病之人也。”◆补证条目■无罪之人;良民。○《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損動霸王諸將士,枉煞平人數百千。”

平平,◆I普通;平常。○[晉][袁宏]《後漢紀‧和帝紀下》:“﹝[任尚]﹞私謂所親曰:‘我以[班君]當贈以奇策,今所云平平耳。’”[南朝][梁][鍾嶸]《詩品‧齊諸暨令袁嘏》:“[嘏]詩平平耳,多自謂能。”○[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紫庭]曰:只平平寫景,而橫絕宇宙之胸襟眼界,百世之下,猶將見之。”○[魯迅]《書信集‧致陶亢德》:“倘蒙諒其直言,則我以為內容實非幽默,文多平平,甚者且墮入油滑。”◆2.均平;公允。[漢][揚雄]《太玄‧割》:“次四,宰割平平。”○[司馬光]集注引[王涯]曰:“宰割於物,有均平之德。”○[唐][杜荀鶴]《田翁》詩:“官苗若不平平納,任是豐年也受飢。”◆II謂治理有序;安詳嫻熟。○《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平平。”○[孔]傳:“言辯治。”○[陸德明]釋文:“平平,婢縣反。”○《詩‧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從。”○[陸德明]釋文引《韓詩》曰:“便便,云閑雅之貌。”○《荀子‧儒效》:“分不亂於上,能不窮於下,治辨之極也。○《詩》曰‘平平左右,亦是率從’。是言上下之交不相亂也。”○《漢書‧敘傳下》:“[敞]亦平平,文雅自贊。”○[顏師古]注:“平讀曰便。便,辯也。”

平面子,◆古人用以倚憑身體的矮桌几。○[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一:“[文肅]奏曰:‘臣體肥,不能伏地作字,乞賜一平面子。’上從之。”

平面,◆I指沒有高低曲折的面。數學上稱最簡單的面,即在相交的兩直線上各取一動點,並用直線連接起來,所有這些直線構成一平面。現亦常用於比喻。○[毛澤東]《我們黨的一些歷史經驗》:“我們許多同志從平面看農村,不是立體地看農村,就是說,不懂得用階級觀點看農村。後來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才用階級觀點看農村。原來農村不是平面的,而是有富的,有貧的,也有最貧的,有雇農、貧農、中農、富農、地主之分。”◆II評斷面折。○[明][吳承恩]《先府君墓志銘》:“里中有爭鬥較量,競趨先公求平面,折之亦欣欣去。”◆补证条目■指没有高低曲折的面。数学上称最简单的面,即在相交的两直线上各取一动点,并用直线连接起来,所有这些直线构成一平面。现亦常用于比喻。○《老残游记续编遗稿》第五回:“再往西走,見一個山峰,仿佛劈開的半個饅頭,正面磨出幾丈長一塊平面,刻了許多八分書。”

平居,◆1.平日;平素。○《戰國策‧齊策五》:“此[夫差]平居而謀王,強大而喜先天下之禍也。”○[唐][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晚節嬉遊簡,平居孝義稱。”○[明][李東陽]《明故中順大夫夏公行狀》:“國家養士於平居之時,士當效力於有事之日。”○[魯迅]《墳‧從鬍鬚說到牙齒》:“我們平居無事時,從不想到自己的頭、手、腳,以至腳底心。”◆2.謂安居無事。○[唐][高彥休]《唐闕史‧鄭少尹及第》:“人言晝則平居,夕則視事於陰,十祈叩者八九拒之。”

平活,◆謂平反冤獄,使受屈將死的犯人得以存活。○[漢][趙岐]《三輔決錄》卷二:“﹝[何比干]﹞為[汝陰縣]獄吏法曹掾,平活數千人。”○《新唐書‧方伎傳‧嚴善思》:“方酷吏構大獄,以[善思]為詳審,使平活八百餘人,原千餘姓。”

平行,◆1.暢流;平安前行。○《管子‧度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滿則推前,地下則平行,地高即控。”○《漢書‧李廣利傳》:“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顏師古]注:“平行,言無寇難。”○[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躑躅杳冥中,不若出洞平行為便。”◆2.謂高度等同。○[北周][庾信]《小園賦》:“簷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3.平等相待。○[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劉禹錫》:“公恃才而放心,不能平行,年益晏,偃蹇寡合,乃以文章自適。”◆4.謂等級相當,不相隸屬。○[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二:“‘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築壇’,是為攻[相州]九節度平行無主帥也。”○[張天翼]《譚九先生的工作》:“這大會是個法團,跟縣政府自必是平行的。”◆5.同時進行的。如:平行作業。◆6.數學名詞。兩個平面或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或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任意延長始終不能相交,叫做平行。○[夏詒彬]《花卉盆栽法‧總論》:“﹝三角松﹞果實有雙翅,或相平行,或成銳角。”

平國(平国),◆1.承平守成之國。○《周禮‧秋官‧大司寇》:“刑平國,用中典。”○[鄭玄]注:“平國,承平守成之國也。”○[孫詒讓]正義:“注云平國,承平守成之國也者,謂立國日久,承平無事者也。”○[唐][王維]《魏郡太守河北采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副至仁之納隍,用輕典於平國。”◆2.治國。○《公羊傳‧隱公元年》:“公將平國,而反之[桓]。”○[何休]注:“平,治也。”

平富,◆謂均平薄斂。○《書‧康王之誥》:“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務咎。”○[孔]傳:“言先君[文][武]道大,政化平美,不務咎惡。”○[蔡沈]集傳:“丕平富者,溥博均平,薄斂富民。”

平分,◆平均分配;對半分。○《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司馬穰苴]﹞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食。”○[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句》:“郡樓對翫千峰月,江界平分兩岸春。”○[清][李漁]《憐香伴‧遄發》:“行來漸漸和他遠,平分得相思一半。”○[周立波]《懶蛋牌子》三:“平分土地時,窮哥們的勢力一天天重了。”

平方,◆1.一個數自乘,即指數是2的乘方。◆2.指平方米。

平法,◆1.猶持法,執法。亦謂執法平正。○《書‧立政》“準人”[孔]傳:“準人平法,謂士官。”○[孔穎達]疏:“平法之人,謂獄官也。”○《漢書‧宣帝紀》:“吏務平法。”○[唐][李益]《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詩:“國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2.指公平之法。○[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外》詩:“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

平典,◆1.公平的律令。○《後漢書‧陳忠傳》:“臣[忠]心常獨不安,是故臨事戰懼,不敢穴見有所興造,又不敢希意同僚,以謬平典。”○《隋書‧刑法志序》:“歲布平典,年垂簡憲。”○[唐][劉肅]《大唐新語‧持法》:“臣守平典,庶無冤濫,雖死不恨也。”◆2.平板質實。○[南朝][梁][鍾嶸]《<詩品>序》:“[孫綽]、[許詢]、[桓]、[庾]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論》,[建安]風力盡矣。”◆3.和平典雅。○[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文》:“其文皆宗[康][李],然能更造平典,雖曰大輅始於椎輪,層冰由於積水,亦由其稟氣和粹,正得其平耳。”○[章炳麟]《論式》:“[簡文]變古,志在桑中,[徐][庾]承其流化,平典之風,於茲沫矣。”

平地木,◆即紫金牛。一種藥用植物。全株入藥,有止咳、化痰、活血、止痛等作用。○[魯迅]《<吶喊>自序》:“因為開方的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魯迅]《朝花夕拾‧父親的病》:“然而還有‘平地木十株’呢……是生在山中樹下的一種小樹,能結紅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稱為‘老弗大’。”

平地,◆1.平坦的地面。○《左傳‧隱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為霖。平地尺為大雪。”○《史記‧吳王濞列傳》:“[吳]多步兵,步兵利險;[漢]多車騎,車騎利平地。”○[清][吳偉業]《哭志衍》詩:“歇鞍到平地,倏逢[錦城]樂。”◆2.平整地面。○《論語‧子罕》:“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3.猶言突然;平白無故。○[元][無名氏]《十樣錦》套曲:“誰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禍從天降。”○《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回:“﹝[西門慶]﹞官祿臨門,平地做了千戶之職,就有如此美事。”○《蕙風詞話續編》卷二引[明][曹靜照]《西江月》詞:“鶯兒對對話花梢,平地把人驚覺。”◆4.平穩地;穩當地。○《朱子全書》卷十六:“如人過得箇關了,便平地行將去。”○[老舍]《駱駝祥子》十二:“拉車可以平地弄個三毛四毛的,作小買賣既要本錢,而且沒有准能賺出三餐的希望。”◆补证条目■犹言突然;平白无故。○《朱子语类》卷一〇七:“元祐諸公後來被紹聖群小治時,却是元祐曾去撩撥它來,而今却是平地起這件事出。”

平道,◆1.猶評議,評說。○[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效難》:“講目成名,則以為人物;平道政事,則以為國體。”◆2.平正之道;平坦之道。○《南史‧劉穆之等傳論》:“[宋][武]一朝創業,事屬橫流,改易紊章,歸於平道。”○[唐][儲光羲]《鞏城東莊道中作》詩:“未獲遵平道,徒言信薄夫。”○[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王道是不偏不黨的中道,王道是不高不低的平道,王道是不左不右的正道。”◆3.星官名。屬角宿,角宿一、二的東西兩星,即室女座θ、m兩星。○《晉書‧天文志上》:“左右角間二星曰平道之官。”

平當(平当),◆公平允當。○[三國][魏][曹操]《以高柔為理曹掾令》:“掾清識平當,明於憲典。”○《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開布誠心,厝懷平當,親禮國士,友接佳流。”○《隋書‧骨儀傳》:“[開皇]初,為侍御史,處法平當,不為勢利所回。”

平出,◆1.古代文書中提到天神、地祇、天子、皇后等時應提行以示尊崇,謂之“平出”。○《唐六典‧禮部‧郎中員外郎》:“昊天,后土,天神,地祇,上帝,天帝……皇帝,天子,陛下,至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皆平出。”◆2.[宋]代中央機關的官員出任地方官,不含貶責之意,亦謂“平出”。○[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十:“[熙寧]以前,臺官例少貶責,間有補外者,多是平出,未幾復召還。”

平成,◆語出《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後以“平成”謂萬事安排妥帖。○[明][楊慎]《別陳玉泉》詩:“平成紹[禹]績,玄圭獻[堯]天。”○[清][趙翼]《岣嶁碑歌》:“黃熊九載績弗效,聖子起任平成責。”

平常,◆1.普通,無特異。○[漢][王充]《論衡‧正說》:“失平常之事,有怪異之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五:“然[韓][柳]猶用奇重字,[歐][蘇]唯用平常輕虛字,而妙麗古雅,自不可及。”○[明][李贄]《復耿侗老書》:“世人厭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過於平常也。”○[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五章:“[生寶]的相貌,實在是很平常的。”◆2.平時;往常。○《東觀漢記‧光武紀》:“[更始]害[齊武王],帝飲食笑語如平常。”○[南朝][宋][謝靈運]《發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退尋平常事,安知巢穴難。”○[宋][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白萬州遇劍客》:“大凡人平常厚貌深衷,未易輕信。”○[沙汀]《獸道》:“[魏老婆子]平常總是勾着頭走過去的,不敢沾惹。”◆3.猶言欠佳,變壞。○[清][魏源]《聖武記》卷九:“且官聲平常,交刑部治罪。”○《紅樓夢》第五四回:“想起來了,我的記性竟平常了!”

平白,◆1.平坦潔白。○[唐][李賀]《昌谷詩》:“汰沙好平白,立馬印青字。”◆2.憑空;無緣無故。○[宋][袁吉甫]《論會子札子》:“若每貫作五貫折支,則在官之數,未免平白折陷。”○[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摺:“卻教我平白地說甚的?”○《西游記》第七二回:“自妖精到此居住,佔了他的[濯垢泉],仙姑更不曾與他爭競,平白地就讓與他了。”○[秦瘦鷗]《秋海棠‧意外風波》:“天又不冷,晚上又不曾受風寒,忽然平白咳起嗽來。”○[姚雪垠]《長夜》二六:“大家都希望這不過是一個恐嚇,決不會平白地把幾十個娘兒們燒死廟裏。”◆3.平易明白。○[秦牧]《藝海拾貝‧核心》:“那些平白如話,而又表達了群眾心聲或者闡述了深刻思想的詩句,可以世代流傳。”◆补证条目■凭空;无缘无故。○宋苏轼《人娇·王都尉席上赠侍人》词:“密意難傳,羞容易變。平白地、爲伊腸斷。”

平安,◆1.指心境平靜安定。○《韓非子‧解老》:“人無智愚,莫不有趨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禍福之所由來。”○《世說新語‧文學》“皆無想無因故也”[南朝][梁][劉孝標]注:“《周禮》有六夢:一曰正夢,謂無所感動,平安而夢也。”○[魯迅]《野草‧希望》:“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老舍]《黑白李》:“有點小玩藝,比如粘補舊書等等,他就平安的銷磨半日。”◆2.沒有事故;沒有危險;平穩安全。○[唐][岑參]《逢入京使》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明][李永周]《旅中望月》詩:“欲將數行信,無處寄平安。”○[聞一多]《李白的死》:“又見圓圓的月兒還平安地貼在天上。”

君平,◆[漢]高士[嚴遵]的字。隱居不仕,曾賣卜於[成都]。○《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君平]卜筮於[成都]市……裁日閱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南朝][宋][鮑照]《詠史》詩:“[君平]獨寂寞,身世兩相棄。”○[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詩:“升沈應已定,不必問[君平]。”○[宋][沈遼]《初創二山》詩:“得此化餘年,不問[君平]卜。”○[宋][辛棄疾]《江神子》詞:“試把靈槎、歸路問[君平]。”○[李光]《感事寄秋葉用原韻》:“侘傺君猶憐[正則],升沈我不問[君平]。”

居平,◆猶居常。○[清][馮桂芬]《陳氏五世節烈入祠記》:“一二貴富家居平建祠宇、修祀事,古人以為常,今世輒嘖嘖稱盛舉。”◆补证条目■犹居常。○明沈德符《野获编·宗藩·藩国随封官》:“至萬曆壬寅,福王講讀,用韓孫愛、陳翔龍拜檢討。亦遵董、徐往例,需次參藩。然在都下時,雖隸人亦以假翰林呼之,又絶望華要,居平多邑邑。”

公平,◆公正而不偏袒。○《管子‧形勢解》:“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而無私,故小大莫不載。”○《漢書‧楊惲傳》:“[惲]居殿中,廉絜無私,郎官稱公平。”○[唐]慕幽《劍客》詩:“殺人雖取次,為事愛公平。”○[曹禺]《雷雨》第二幕:“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高平,◆隆起而平坦。○《詩‧小雅‧天保》“如山如阜”[毛]傳:“言廣厚也。高平曰陸,大陸曰阜。”

富平車(富平车),◆指富家貴族的豪華車子。因[漢][張安世]封富平侯,五世襲爵,富貴至極,故稱。○[南朝][陳][顧野王]《長安道》詩:“鳳樓臨廣路,仙掌入煙霞。○[章臺]京兆馬,逸陌富平車。”○[清][侯方域]《贈人》詩:“夾道朱樓一徑斜,王孫爭御富平車。”參見“富平侯”。

富平,◆1.富平侯的略稱。○《漢書‧張湯傳贊》:“[漢]興以來,侯者百數,保國持寵,未若[富平]者也。”○《後漢書‧張曹鄭傳贊》:“[富平]之緒,承家載世。”參見“富平侯”。2.[西漢]末一支農民起義軍的稱號。○《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又別號諸賊[銅馬]、[大肜]……[富平]、[獲索]等,各領部曲,眾合數百萬人,所在寇掠。”○[李賢]注:“諸賊或以山川土地為名,或以軍容彊盛為號……[富平]賊帥[徐少],[獲索]賊帥[古師郎]等。”◆3.古縣名。○[西漢]置。治所在今[寧夏][吳忠]西南。○[東漢]廢。◆4.古縣名。○[東漢]置。治所在今[甘肅][慶陽]西南。為[北地]郡治所。○[東漢]末廢。

方平,◆傳說中[漢桓帝]時神仙[王遠]的字。○[明]徐復祚《紅梨記‧詠梨》:“小姐今日下臨,就如[上元]之降[封涉],[麻姑]之過[方平]。”

東平(东平),◆1.地名。在今[山東省]。○[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東平][劉楨][公幹]。”○《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劉楨>》:“貧居晏里閈,少小長[東平]。”○[李善]注:“《漢書》:[泰山郡]有[東平縣]。”◆2.指[漢][劉蒼]。因其封[東平王],故稱。○[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昔[沛獻]訪對於[雲臺],[東平]齊聲於[楊][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東平]擅其懿文,[沛王]振其《通論》。”參見“東平獻頌”。

地平天成,◆比喻上下相稱,萬事妥帖。○《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孔]傳:“水土治曰平,五行敘曰成,因[禹]陳九功而歎美之。”○[漢][蔡邕]《漢太尉楊公碑》:“列作司空,地平天成,陰陽不忒。”○[南朝][宋][鮑照]《河清頌》:“地平天成,含生阜熙,文同軌通,表裏釐福。”○[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二五‧押字》:“國朝押字之製,雖未必名,而上下多用一畫,蓋取地平天成之意。”

地平面,◆大地的水平面。天文學上指與地球半徑成直角的平面。即以站立的觀測者為中心的垂直平面。

地平,◆1.謂水土得到治理。參見“地平天成”。◆2.地面平坦。○[唐][杜甫]《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地平江動[蜀],天闊樹浮[秦]。”○[唐][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詩:“群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3.地平面;地平線。○[清][惲敬]《雜說》:“蓋地之體九萬里,地平之上,[中國]所見日出,東西不及五萬里。”○[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地無正平,目所見處皆為平,至廣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處,其圓中規,中高而四隤之證也,是為地平。圓規之外,目不見者則地平下矣。”○[黃瀾]《送李生孟敻留學美利堅》詩:“星精倚馬憂天墜,日馭揮戈上地平。”

大平,◆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詩‧周頌‧維天之命序》:“維天之命,大平告[文王]也。”○《莊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大平,治之至也。”

打不平,◆打抱不平。○[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一講:“[俄國]革命以後,[斯拉夫]民族生出了甚麼思想呢?他們主張抑強扶弱,壓富濟貧,是專為世界上伸張公道打不平的。”○[茅盾]《子夜》十三:“工會裏分黨分派,本來不關我的事;不過我是愛打不平的。”

成平,◆和平;安寧。○《陳書‧高祖紀上》:“於是刑禮兼訓,沿革有章,中外成平,遐邇寧一。”

常平法,◆即常平。○《新唐書‧劉晏傳》:“[晏]又以常平法,豐則貴取,饑則賤與,率諸州米嘗儲三百萬斛。”參見“常平”。

常平,◆1.古代一種調節米價的方法。築倉儲穀,穀賤時增價而糴,穀貴時減價而糶。○[漢宣帝]時[耿壽昌]首創。○[宋][高承]《事物紀原‧利源調度‧常平》:“[漢宣帝]時數豐稔,[耿壽昌]奏諸邊郡以穀賤時增價糴入,貴則減價糶出,名曰‘常平’,此其始也。”○[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常平》:“惠民之法,莫善於常平,然有法無人,胥歸無益。”◆2.即常平倉。○《宋史‧食貨志上》:“[淳化]三年,京畿大穰,分遣使臣於四城門置場,增價以糴,虛近倉貯之,命曰常平,歲饑即下其直予民。”○[北周][庾信]《羽調曲》:“錢則都內貫朽,倉則常平粟紅。”◆3.長期平衡。○《新唐書‧劉晏傳》:“諸道巡院,皆募駛足,置驛相望,四方貨殖低昂及它利害,雖甚遠,不數日即知,是能權萬貨重輕,使天下無甚貴賤而物常平,自言如見錢流地上。”

不平生,◆槐樹的別名。○[宋][陶穀]《清异錄‧不平生》:“[崔鳳]蹉跎失志。○[洛南][天慶觀]頗幽雅,常陪友生夏月招涼於古槐下,戲曰:‘予不登九品,此槐不得為手板,想亦助不平也。’是後,朋從呼槐為不平生。”

不平,◆1.不均平;不公正。○《詩‧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鄭玄]箋:“責三公之不均平,不如山之為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為天下宰,不平。”○《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仙芝]妄號‘大將軍’,檄諸道,言吏貪沓,賦重,賞罰不平。”○[許杰]《放田水》二:“天地間不平的事情,每每是這個樣子。”◆2.指不公正的事或人。○[唐][司空圖]《馮燕歌》:“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已為不平能割愛,更將身命救深冤。”○[明][陶宗儀]《輟耕錄‧扶箕詩》:“殺盡不平方太平。”○[沙汀]《航線》:“波濤洶涌着,血和火洶涌着,好像就要吞滅掉這一切的不平。”◆3.憤慨,不滿。○《楚辭‧九辯》:“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唐][盧照鄰]《劉生》詩:“[劉生]氣不平,抱劍欲專征。”○《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莊生]卻其銀釵,受其紈扇。婦人欣然而去。○[莊子]心下不平。”○[柳亞子]《嵐山渡月橋有感》詩:“何緣[渡月橋]邊水,長向人間訴不平。”◆4.不適,欠安。○《漢書‧王嘉傳》:“今聖體久不平,此臣[嘉]所內懼也。”○《北史‧藝術傳下‧徐謇》:“[孝文]遷[洛],稍加眷待,體小不平,及所寵[馮昭儀]有病,皆令處療。”◆5.不和;不睦。○《後漢書‧龐參傳》:“[參]素與[洛陽]令[祝良]不平。”○《隋書‧滕穆王瓚傳》:“[瓚]妃[宇文]氏,先時與[獨狐]皇后不平。”○《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西秦][涼州]牧[軻彈]與[秦州]牧[益州]不平,[軻彈]奔[涼]。”◆补义条目■忧愁;不乐。○《太平广记》卷七四引唐张读《宣室志·俞叟》:“叟曰:‘某雖貧,無資食以賙吾子之急。然向者見吾子有飢寒色,甚不平,今夕爲吾子具食。’”○又卷三二六引《异闻录·沈警》:“須臾大女郎即復至前,相對流涕,不能自勝。復置酒,警又歌曰:‘直恁行人心不平,那宜萬里阻關情。只今隴上分流水,更泛從來嗚咽聲。’”

北平,◆[北京市]舊稱。詳“北京市”。

白平,◆憑空;毫無根據地。○[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十一章一》:“[鄒衍]一流,直是無故作此妄想,白平撰出,又何所隱?”

安平,◆平安。○《韓非子‧六反》:“君上之於民也,有難則用其死,安平則盡其力。”○[漢][焦贛]《易林‧旅之家人》:“土陷四維,安平不危,利以居止,保有玉女。”○[宋][司馬光]《請建儲副或進用宗室第一狀》:“況所受祖宗光明盛大之基業,豈可不為之深思遠慮,措之於安平堅固之地,以保萬世無疆之休哉。”○[明][方孝孺]《答鄭仲辯書》:“閔夫人之陷溺,而欲拯之于安平之塗,誠不自知其過慮也。”絲弦劇《空印盒》第八場:“事到臨危,常轉安平,蒼天不絕無路人。”

阿平,◆[晉][王衍]對弟[澄]的昵稱。○《晉書‧王澄傳》:“[澄]字[平子]……[衍]([澄]兄)有重名於世,時人許以人倫之鑒,尤重[澄]及[王敦]、[庾敳]。嘗為天下人士目曰:‘[阿平]第一,[子嵩]第二,[處仲]第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敦]為大將軍,鎮[豫章]。○[衛玠]避亂,從[洛]投[敦],相見欣然,談話彌日。于時[謝鯤]為長史,[敦]謂[鯤]曰:‘不意[永嘉]之中,復聞[正始]之音。○[阿平]若在,當復絕倒。’”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659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