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行起名正文

故乡的回忆:“箩窝”和“箩窝亲”

免费算命 五行起名 2022-03-13 5 0

作者:吴钊“箩窝”是合肥市肥东县六家畈一带对婴幼儿睡床的称呼。

“箩窝”由细软的竹片密密编织而成,呈椭圆体,口部串上一、两圈坚韧的长竹条,像大鸟窝,内凹外凸,有两种规格。一种凹得比较浅,适合天热时用,下面垫小凉席;另一种凹得比较深,适合天冷时用,里面底下垫厚厚的稻草,稻草上铺大棉被,棉被面子朝下,底子朝上,折成包被的样子,睡里面很暖和。

故乡的回忆:“箩窝”和“箩窝亲”

“箩窝”放在硬木做的支架里面,与支架一起组成摇床。支架底下两头的两根横木,贴近地面的部分,两端翘起,一推一回,摇床随着惯性就摇起来,不需要花太大力气。

婴幼儿睡里面,大人或大孩子摇摇床,哄婴幼儿睡觉,需要有节奏地吟唱特有的《摇篮曲》:

我家伢伢呼——觉——

好的好的好——好——

好的好的好——好——

我家伢伢呼——觉——

好的好的好——好——

好的好的好——好——

或者这样:

摇着伢伢呼——觉——

好的好的好——好——

好的好的好——好——

摇着伢伢呼——觉——

好的好的好——好——

好的好的好——好——

“伢伢”“呼觉”都属于儿童用语和对儿童的用语,分别是“宝宝”“睡觉”的意思,主要对婴幼儿说,或者婴幼儿自己说。婴幼儿长大后,不会再正经地称自己“伢伢”,说自己“呼觉”。

《摇篮曲》需要反复吟唱,开始声音大,后来声音小,婴幼儿慢慢入睡后,就更要小声,声音拖得更加悠长。有时候,以为婴幼儿睡着了,停下《摇篮曲》,婴幼儿马上就醒,口里“哼哼”地表示抗议。再听到《摇篮曲》,再入睡。

也有时候,婴幼儿困得“吵瞌睡”,在摇床里哭闹,大人就会用更大的声音唱《摇篮曲》,盖过婴幼儿哭闹的声音。这时候,婴幼儿哭闹声、大人唱《摇篮曲》的声音,以及摇床底下木头与地面的碰撞声,混和在一起,好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合奏曲。婴幼儿哭闹一会儿,在大人的吟唱声和摇床底下木头与地面的碰撞声中,不久就酣然入睡。

有稍大一些的孩子帮着摇摇床,哄婴幼儿,看婴幼儿在自己的安抚下安静睡着,很有成就感,摇摇床更起劲,一个不小心,用力过大,将整个摇床推翻,婴幼儿摔出去,“哇哇”大哭。

老家小徐村30多户人家,不需要每家都准备摇床。全村只有几个摇床,谁家生了孩子,就找主人家借。主人家都会借。这些摇床传了好多年,甚至好多代。有的摇床,父亲用过,以后儿女辈也用,甚至孙子辈还用。

我没有自己睡这种摇床的记忆,却有摇这种摇床的记忆。1981年4月,三舅大女儿晓莉出生,那个暑假,我就在三舅家帮着摇摇床。“双抢”时,我曾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托着晓莉去小徐村西边略北的池塘西侧的田里,找正在田里做农活的三舅妈,给晓莉讨奶吃。三个月左右大的晓莉,应该是营养不够的原因,脖子没有长结实,头扎不稳,抱她时,她头在我身上乱晃,我害怕,不敢抱她。好像是“小老七塘”西侧的稻田,三舅妈和家里人一起在田里割早稻,我两只胳膊平起,将晓莉托过去。三舅妈坐田埂上喂好晓莉,我把她又托回家。从此,我在村里留下会带孩子的印象。

1992年10月,我大侄子吴鑫保在肥东县撮镇街上出生,用的也是这种摇床。寒假放假回家,我也很自然、很熟练、很愉快地摇着摇床,边摇边吟唱着祖先传下来的《摇篮曲》。妈妈说,这个摇床是从老家借来的。

故乡的回忆:“箩窝”和“箩窝亲”

由于“箩窝”是摇床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平时,这种摇床也被称为“箩窝”。说找人家借“箩窝”,大家都知道借的是摇床,而不只是摇床里的那个“窝”。

“箩窝亲”就是“娃娃亲”。由于“箩窝”是婴幼儿专用,婴幼儿白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在“箩窝”里睡觉,用“箩窝亲”来表示“娃娃亲”,非常形象、生动,用修辞手法来说,这也属于一种借代,用事物的部分代替整体。

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六家畈一带,有给婴幼儿订“箩窝亲”的习俗,六家畈吴昭毅和其表哥张璋的亲事就是“箩窝亲”,而且是指腹为婚。

吴昭毅是淮军“华”字营统领吴毓芬第三子吴兆棨的孙女,张璋(原名张鼎和)是淮军将领张树屏长子张云官的孙子、“北方左联”第一任执委,1936年10月在安庆牺牲。张璋烈士的母亲是吴兆棨的女儿、吴昭毅的亲姑姑,吴昭毅父亲是张璋烈士的亲舅舅,由于这样的亲密关系,两人还没有出生时,就定下“箩窝亲”,长大后成婚,亲上加亲。

在我所认识的小徐村人中,没有“箩窝亲”。然而,我父亲小时候,曾被六家畈人开过玩笑,说要帮他讲个“箩窝亲”。

爷爷兄妹五人,爷爷老大。我父亲1938年9月出生时是家里第一个出生的下一代,特别受宠。虽然家里很穷,还是请算命先生给他起名字。算命先生说五行缺火,给他起名“吴炎智”,小名“炎生”。父亲小时候,村里人都喊他“炎生”“小炎生”。

我父亲三岁时,奶奶把他头发养起来,养得好长,扎成小辫子,像小女孩,惹人喜爱。奶奶在家排行老二,娘家在长临河的许家榨村,六家畈有亲戚。有一次,奶奶带我父亲去六家畈小街上的一位亲戚家,亲戚家附近的那些中年女性认识我奶奶,看到我父亲可爱的样子,以为是女孩,都凑出来看,逗他玩。

一位好心的女性亲戚忍不住对我奶奶说:“二姐,我给你这个丫头讲个婆家吧。”父亲在回忆文章里写道,“当时农村作兴箩窝亲”。

奶奶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而是得意地说:“我来给你们看看。”当时把我父亲的裤子扒开,人们哄堂大笑。那时的人们,不知道小孩子家也有隐私。

将“娃娃亲”称为“箩窝亲”,不只在肥东县南部的六家畈一带,肥东县北边地区也称“娃娃亲”为“箩窝亲”。

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丁玉兰,1931年出生。她父亲杨永才、母亲武子芳的家都住在肥东县北部的草庙集,杨永才家境稍好,他们很小的时候,双方家庭就给他们订了“娃娃亲”,20多岁时成婚。丁玉兰在她的口述史著作《我的庐剧生涯》里提到,“爸爸妈妈很小的时候,就由双方父母给他们定下了箩窝亲(即娃娃亲)”。

从“箩窝亲”双方的家庭条件来看,男方家庭应该都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吴昭毅和张璋,都生在大户人家,家境都不错;丁玉兰的父母双方家庭,也是父亲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她回忆道,“爸爸的家境比妈妈家稍好一些,小时候在私塾读过几年书”,外婆“家里很穷,主要靠租种地主家的田地来维持生活,住的房子是自己用泥巴盖起来的低矮的土房子,里面又黑又暗”。

我父亲三、四岁时,家里也很穷,爷爷没有一块田地,长年在大户人家做长工,入不敷出。六家畈人以为我父亲是女孩,看他可爱,热情地要给他讲“箩窝亲”,知道是男孩后,就没有人张罗了。如果当时父亲家境好,说不定也有人要给他讲“箩窝亲”。

经济条件是基础,对男方家境好坏的看重,仍然是今天中国社会的主流。一般情况下,男方家庭支持小夫妻结婚的经济责任更大,女方家庭比男方家庭更注重对方家庭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能力。当然,结婚后,一般情况下,丈夫在自己小家庭里的经济责任也更大。

“箩窝亲”、“娃娃亲”当然不好,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即使是这不合理、不需要征求孩子意见的“箩窝亲”“娃娃亲”,也是有经济条件方面要求的,也不是所有家庭的男孩都有资格讲“箩窝亲”,不是所有家庭的家长都敢想给自己的儿子讲“箩窝亲”。

故乡的回忆:“箩窝”和“箩窝亲”

肥东县八斗镇一位1992年出生的姓吴的女性朋友,她父亲1964年出生,母亲1967年出生,她父母也是“箩窝亲”。她父亲家的家庭经济条件比她母亲家的家庭经济条件好得多。

最忆是巢州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674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