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孩起名正文

青未了|辛增:话说“年味"

青未了|辛增:话说“年味"

来自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

青未了|辛增:话说“年味"

乡情散文:话说“年味"

文:辛增

春天,是庄稼人适时抢种的繁忙季节。小时候跟着爹起早贪黑的在广阔的土地上耕地,种上稻黍稷麦豆,还种向日葵、落花生、芝麻等,样样不少。到了一定的节气,又种上蔬菜,撒上一坡地荞麦种。我问爹,种上这么多,能吃了吗?爹说,咱们庄稼院,什么也不能少,过年了才什么也不缺,满满登登的,那才叫过年呢。原来这是为过年准备的。我大了以后才明白,年味是种出来的。那妈妈养的猪鸭鸡鹅也是为了过年吃的,也是为了丰富年的味儿。是了,人们一年到头的忙,一年又一年,都是为了这个年味起早爬半夜流汗,为了过好这个年。看来年年岁岁都是为了年,岁岁年年得欢欣。

人说,年味是从进入腊月门闻到的,其实从春天开始就俯伏在大地上了,再夏锄,接着秋收,搞好冬储,进入腊月门利用收获的果实进行制作,年味便大量地释放出来了。谁家的年味越浓越黏,这个家的大人孩子越高兴,街坊邻居便竖大拇指。这一年的忙碌就是为了这个年,细想起来,也就是如此。过着这个年,便又为下个年的腊月年味忙了。一代又一代,就是这样的生活着,过着周而复始的天增岁月人增寿的一年又一年。

所以,年味是从春天种的第一粒种子就闻到了。先埋进土里,几天的功夫年味便长出来了,到了夏天进行铲趟,让年味茁壮生长,秋天成熟了,把年味收割回家,到了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腊月,便忙活了起来,把年味从五谷里大量的制作出来:杀年猪,烙黏火烧,摊煎饼,做豆腐,蒸年糕,伐荞麦和大碴子……沿袭着传统习惯置办年。到了年根儿,竖灯笼杆挂红灯,贴对子和年画,穿新衣服放鞭炮……先接年,再把喜神和财神接回家,走油、烀猪肉、包饺子,准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那顿午夜饭。人们甚至要把这一年从春到秋准备过年的果实都做成美食摆上午夜的饭桌,全家人在欢声笑中圆满地把年味推上浓黏的最高点。

回头想来,这年味整整地准备了一整年,饭桌上丰盛的美食,就是人们用一年的辛劳和汗水转化成满脸的喜悦和笑容。年味,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年味,也就是人生之味。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原地址:https://www.9qiming.com/qm/711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