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日报

明日报

  •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版:也说“衡阳雁”

    作者:孟国栋、孙晓磊(均系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衡阳雁”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均与之相关,如杜甫“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 “衡阳雁”意象之所以生成,当与“雁不过衡阳”的观念有关。关于其成因,前人有几种不同说法:一是地势使然。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最南端即位于衡阳的回雁峰。古人认为回雁峰地势极高,阻挡了雁南下的进程,故而将衡阳当作大雁南飞之极点。这是想当然之论,衡山七十二峰中最高的乃位于回雁峰北面的祝融峰,南来的大雁能够飞越祝融峰,又岂能飞不过回雁峰...

1